消化与六腑有密切的关系。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脏,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促进饮食物的消化。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胃主受纳水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胃是整个消化功能的基础。胃接受由口摄人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
小肠居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小肠主泌别清浊。小肠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故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三焦有运化水谷,协助消化吸收的功能,是对脾胃、肝肾、心肺、大小肠等脏腑完成水谷消化吸收与排泄的功能的概括。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中焦运化水谷精微,又称“中焦主化”。下焦如渎,下焦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并将体内剩余的水液,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消化与六腑有密切的关系。
建议到下面网站看看学习
http://www.huanghaitao.com/
消化和胃,肠,胆,等脏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