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由于不同的病因,体现出寒热虚实不同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相互交杂,相互转化。
实,指邪气亢盛,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也可见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
虚实可以相互交杂,亦可相互转化。正气不足且邪气同时存在便是虚实交杂。疾病初期单纯的实证或虚证在经过长期的、复杂的疾病后最终导致既有正气亏虚又有邪气的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可以包括虚中夹实,也可以包括实中夹虚。而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可以相互转化,虚证可以转化为实证,实证也可以转化为虚证。
病机的虚实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征象可循。“至虚有盛侯”,“大实有赢状”,指病到一定程度时,现象与本质不相一致,往往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许多假象。真实假虚中假象的出现,是由于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使气血不能外达所致;真虚假实中假象的出现,是由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运化无力而致。
同样,寒热在疾病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寒损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及气血温煦的功能。可能出现寒症。然而,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会引起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卫阳被遏,不得宣泄,就会出现无汗发热。
疾病的寒热虚实变化在疾病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体现,诊病时就要分清表象和本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