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飞船是有去无回;航天飞机是有去有回;
2.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天地间任我行
焦点
伴随着“神州六号”圆满完成各项试验和任务,顺利从太空凯旋,中国所取得的航天成就再次为世界所瞩目。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不断深入,宇宙飞船安全高效的优势越来越被广泛地认可。而在理论上更为先进的航天飞机却接二连三地出现安全隐患,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载人飞船在载人航天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送人上太空后,宇宙飞船被用于对地观测、航天员出舱作业和生物学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和各项航天技术试验,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载人航天器中,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负责“跑”运输,它们或在太空自由翱翔,或来往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运送航天员和货物。目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就是用它们作为运输工具,接送了一批又一批航天员、各种舱段和仪器设备以及补给用品。所以这两“兄弟”又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即相当于太空交通车,可以说它们是载人航天的大动脉。然而,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两者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前者无“翅膀”,后者有“翅膀”,因而它们在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各有千秋。
由于载人飞船没有机翼,因而无升力或升力很小,只能以弹道式或半弹道式方法返回。其结果是气动力过载和落地误差较大,返回时采用在海面降落或在荒原上径直着陆的方式。这种着陆方式需要对航天员进行长期的训练,而且对航天员生命安全也有一定威胁,这些特性使宇宙飞船成为一次性使用的载人航天器。目前,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从结构上来看,人类已研制出了三种结构的宇宙飞船,即一舱式、两舱式和三舱式。其中一舱式最为简单,只有航天员的座舱。两舱式飞船由座舱和提供动力、电源、氧气和水的服务舱组成。它改善了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复杂的就是三舱式飞船。它是在两舱式飞船基础上或增加一个轨道舱(卫星式飞船),用于活动空间、进行科学试验等,如前苏联的“联盟”系列飞船;或增加一个登月舱(登月式飞船),用于在月面着陆和离开月面,如美国“阿波罗”号飞船。
从技术角度看,航天飞机的技术等级高于宇宙飞船。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反复使用,比一次性使用的宇宙飞船来得经济。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航天飞机的维护成本非常高,而且反复使用以后的安全风险性也随之提高。我国神舟飞船使用的原器件都是新的,不会引发“老化”、“疲劳”的问题,从这点来说,安全性把握更大一些。
对于美国的“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不幸失事专家指出,美国至今已经进行了1000多次星箭弹船的发射试验,航天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拥有世界一流的空间运载工具。但从航天事故的一般规律来看,造成航天飞机灾难最初的起因很可能只是一个细小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酿成惨剧。有消息说,“哥伦比亚号”起飞时,它的机翼受到了从固体火箭助推器上飞落的一块绝缘片的撞击,造成了防热瓦受损。航天飞机上共有3.2万片防热瓦,在每次入轨返回地面前,美国航天部门都要等航天飞机越过国土的时候使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损伤,就要采取措施在空间进行修补后再返回地面。由于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大气的剧烈摩擦下,机翼表面的局部温度高达1000多度。如果防热瓦脱落,或者在起飞时已经受损,返回大气层时的高温就有可能直接危及航天飞机机体的安全。一旦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在高温下降低,结构就会承受不了外界的压力而解体。如果一侧机翼解体,在高速运行中的航天飞机就会因为左右不对称而发生翻滚,造成结构全部解体的灾难性后果。
本报综合报道
参考资料: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