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
(1)周朝说
我们在前面提到,先秦时代的周朝出现了记事的史官和采风的乐官,因此,有人就推测,像《春秋》和《诗经》这样的史籍,在当时很可能就是一种报纸,它们带有宣传和公报的性质。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几位外国学者,比如说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多年的美国新闻学者白瑞华。但是,这种说法大部分只是学者们的大胆假设,并没有足够的史实根据。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没有记载周朝的“报纸”的文字。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2)汉朝说
持这种说法的以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为代表。在他的《中国报学史》中的有一节专门论述汉朝的报纸,节的题目是“汉有邸报乎?”他认为,汉朝幅员广大,工商繁荣,文化发达,各藩王与汉武帝之间关系密切,对于京师的政治情报,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报自然应运而生了。应该承认,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汉朝的确具备了一定的抄发报纸的客观条件,而且也的确有了“邸”这个机构,但是,却没有关于“邸报应运而生”这样类似的记载,在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的字样。因此,汉朝有报纸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还有东晋说等,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报纸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实物或是确定的记载来证实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做学问需要有这样的方法“大胆推测、小心论证”,这用在我们新闻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适,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大胆的推测一些材料背后的事情,但是翻回头还需要找大量的史料来对想法进行论证,只有想法是不够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于唐朝。
3、唐代的进奏院状报
到了唐朝,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空前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它采取了一种与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镇制度。我们在中学历史中已经学到,藩镇割据的形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藩镇的办事代表“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叫做“邸”,后来又改叫做“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这里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需要和政府中枢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其中,我们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们,为地方长官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而传抄的报告,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诏书性质的文件,诏书是有强制性的行政公文,而这些报告,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仅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种专门用来传递新闻的渠道。而“邸”或“进奏院”这样的机构,也就成为藩镇首领们设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国情况的信息中心。只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的,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还有称“留邸状报”的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唐代确实存在“进奏院状报”的话,那么它将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的就是,唐代确实有“进奏院状报”。有两种途径: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关于这种形态的报纸存在的确切记载,或者是找到“进奏院状报”的实物来证明。恰巧,这两方面的证据我们都已经找到了。
(1)先说史料的记载。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关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至于“报”、“状”、“条报”、“杂报”等词语,更是频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还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叫孙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经纬集》中的一篇文章《读“开元杂报”》。
孙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后期,曾作过中上级的政府官员。
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作于公元851年,这一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从自己的家乡——襄汉(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来到皇都长安,在长安亲眼看到了“进奏院状报”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家乡曾经见到的出自开元年间(713-741)的报纸,所作的一篇文章。(见附录)
在这篇文章中,孙樵生动地描绘了开元杂报的有关情况,使我们研究我国最早的报纸产生情况的宝贵资料。
在文章中,关于《开元杂报》的外观提了两点:一,“数十幅书”,也就是几十张未加装订的单页书面材料。二,“系日条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记事,没头没尾,各页之间互不衔接。
关于它的内容,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等,孙樵后来拿《开元录》核对了一下,“条条可复”,也就是说都可以得到印证。(《开元录》是关于唐朝开元年间的编年史,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从其他的史书中仍然可以验证,《开元杂报》的内容确实是发生在开元年间的政治事件。)
孙樵还把他在襄汉间看到的《开元杂报》与后来在长安看到的“条报朝廷事者”相类比,可见它们是同一类型的东西。它的存在,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奏院状报”提供了一个证明。
我们把它和现在的报纸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孙樵所看到的“数十幅书”,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随意给它加的一个称呼。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否印刷,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但是它肯定是经过复制的多份“条报于外者”的,而且,内容纪录的是最近发生的新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我国的早期报纸。这也就证明了我国在唐代就出现了官方发布、抄录、传播新闻的做法,时间可以追溯到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引述的史实的上限,也就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开元杂报》的原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后人根据孙樵的记载作了一份复制品。(见附录)
(2)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我们说,孙樵的《读“开元杂报”》虽然从史实上为我国唐代报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开元杂报”却并不存在了,这不得不使人遗憾。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先后发现了两份唐朝进奏院状报的原件,再次为我国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两份报纸分别保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有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属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见方汉奇通史54页图)
从两者的内容看,并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因此,它和开元杂报一样,也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我国早期报纸的特征:
内容:进奏院下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
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所有这些特征,我们用先前给出的“报纸”的定义来衡量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报纸并不符合报纸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只能说,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但正是这种原始状态的报纸,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渠道的主导。
古代报刊产生于2000多年前,当它出现的时候,人类已进入阶级社会。
公元前100年,在凯撒大帝统治的古罗马帝国出现了《每日纪闻》和《元老院法令》。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属官方公报性质。它除了把政府的决定、元老院议事的决议、裁判的结果公诸于众外,还登载有战争、选举、宗教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文字新闻书写在石膏板上,放在议事厅前供人阅览,从广义上说,可算是欧洲报纸的雏形。
我国的古代报纸——邸报相传始于汉朝。但无实物可证。据新闻史学家考证,邸报出现在唐朝却是有据可查的。现存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份“敦煌邸报”,可能是迄今世界上保存年代最早的“报纸”了。
自宋朝始,不仅有大量的邸报发行,而且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愿望和要求的小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还创造了“揭帖”、“旗报”、“牌报”等宣传品。
古代社会产生的“每日纪闻”、“邸报”、“小报”……虽然可称作报纸的雏形,但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所说的报纸。近代、现代报纸是以刊登新闻为主、定期连续出版、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发行的印刷品。出版这样的报纸,需要有专业的并具备一定规模的新闻机构统筹报纸出版的全过程;要有专职采集和编辑新闻的从业人员,并且能够定期出版,面向社会公开发行。邸报发展的后期,虽然也建立了一些采编、出版、发行等制度,开始具有报纸的某些特征,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的报道内容、出版形式、工作方式和传播范围,都与近代、现代报纸相去甚远,称之为报纸的雏形更为合适。
近代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16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产生了手抄新闻。
1609年德国出版了《观察》、《报道与新闻报》等周刊,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定期出版的印刷周报。
1660年,以周刊形式在德国出版的《莱比锡新闻》,三年后改为日报。这是新闻史学家普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早期的资本主义报纸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早期报纸刊登的内容大量是经济新闻以及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政治、军事新闻。随着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斗争的日趋激烈、资产阶级越来越自觉地运用报纸作为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武器。
18世纪末19世纪初,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下来了。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代表不同集团利益的派别由于政见分歧,矛盾激化,各派政治力量通过所掌握的报纸诽谤、辱骂和攻击对方,使报纸成为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这段“政党报纸”时期称为“报刊史上的黑暗年代”。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的廉价报纸(或称“便士报”)适应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大量涌现,它取代了党派报纸,成为资产阶级报纸的主流。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资产阶级报纸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大众化报纸有的被挤垮破产了,有的被收买兼并了,垄断报团(或称报系)开始形成,它标志着资本主义报业进入垄断阶段
中国报纸的产生
报纸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媒之一。很多人养成了看报的习惯,读报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了。
和纸的发明一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中国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报纸,它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
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各郡在长安设立办事处,称为邸。邸传送的奏章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是萌芽中的报纸。唐朝时驻邸官员通称为邸吏,中国原始报纸的雏形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邸吏是最早的新闻报道者。
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一份中国唐朝时的邸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产生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距今已1100年了。这份邸报长97厘米,宽28.5厘米,由手工抄写在质地坚韧的白色宣纸上。这份报纸是通过传抄官方文书的形式来传播新闻消息。唐朝已有了传递官方文书的庞大交通网,报纸通过邮驿发送到全国各地,这和现在的报纸发行网很相似,传送速度也较快。
欧洲报纸的产生
欧洲国家最早创办的报纸要比中国晚约1个世纪。公元前59年,古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国曾办过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名字叫做《每日记闻》。但它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
1450年前后,德国改良了印刷术,此后报纸采用印刷方法,成本下降,因而逐渐普及。1493年在罗马印刷的一份报纸报道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程。当时,报纸只在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发生时才出版。
1605年,在比利时安特普卫市出现了第一份定期出版的报纸,总编是亚伯拉罕维文,每月出两期,用法、德两种文字编印。在近代,第一份定期出版的报纸是1609年德国人索恩在德国沃尔费勃特出版的周报《艾维苏事务报》。以后,报纸在欧洲便逐渐流行起来了。
参考资料:web.wust.edu.cn 202.104.2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