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仰韶文化命名地
当中国现代考古学还处于萌芽时期的时候,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豫西作地质和考古调查,发现了仰韶村古文化遗址,收购了一些彩陶器,并在遗址中部进行了发掘,揭开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由于首次发现于仰韶村,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北7.5公里仰韶村南台地上。这里三而临水,面北可望仰韶山,故称仰韶。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为了澄清该遗址的文化面貌,新中国成立之后,考古工作者1951年和1980-1981年,又进行两次发掘,发掘面积200余平方米,发现房基4座,窑穴41个,出土陶器和石器等613件。通过发掘,进一步弄清了这里的文化面貌,包括四层文化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确认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袭关系。仰韶文化层中出土的石器有:斧、铲、刀、凿、坠、弹丸、犁形器等。陶器有:鼎、灶、釜、曾瓦、钵、壶、瓮和小口尖底瓶等,以红陶为主,有一定数量彩陶。遗址年代距今约5000-6000年。1961年,仰韶村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