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验证火车票的真假?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目前,我国铁路各大车站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售票,而许多小车站或大站在节假日开行的临时客车仍采用传统的卡式纸版车票。面对市场上出现的伪造火车票,乘客该如何识别其“真假”呢?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假火车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挖补假票”,制假人员将失效票的车站名、票价和日期挖割下,分类贴上长途站的地点、金额、时间、铺位等,再用电熨斗熨平。另一种是“整版假票”,制假人员利用一张真票票面的图案及相关文字、数字等扫描至电脑,通过高清晰度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仿真度极高。

对于纸版式卡式车票,其票面无光泽,质地柔韧、不易断裂,票的四周切割断面不光滑。反之,如是假票,则票面有光泽,票的四周断面光滑整齐,容易折断,底纹图案不甚清晰,浓淡不均。手工制作的假票票上打孔日期的孔洞大小、间距不规范。另外,还须察看车票上打孔日期与车票背面上的坐签上日期是否相符,票面上倒、发站,票价等字迹有无涂改、挖补的痕迹,字迹有无浓淡不均等等。

首先,实行微机打印的新式“电子车票”,是采用特制的纸张,不仅质地柔韧、光滑,而且票面的水波纹线细密,若仔细辨认或稍作转换角度即可见“中国铁路”和“CR”等防伪隐形文字及字符,同时车票上印有条形码。

专家提供了几种识别假票的方法。一种是用放大镜细看票面的数字部分,如发现某些数字与其它字迹不相同或是有涂改过的痕迹,极有可能是假票;如果金额小数点后面仅有一个数字“0”,那一定是假票;票面被挖补处因在制假过程中被刮去一部分纸纤维,所以在阳光直射下略有些发白;此外,用放大镜或在灯光照射下如果看到票面上的车站名、票价、车次等处有裂缝,那也多半是假票。以上方法较适合于“挖补假票”的识别。

对于“整版假票”,首先可以通过手感识别,真票纸质较好,手感平顺、光滑,假票纸质厚薄不一,手感粗糙。同时,真票票面油墨在充足光线的照射下有柔和的光泽,且能看到防伪水印,而假票票面“中国铁路”标志以及背面的水印较为模糊,且手轻揉票面及数字时,油墨会沾在手上。

最重要的一条:目前火车票有个基本常识:火车票左面最上方的一组编码(譬如10X092122或C090505),在票面最下方的条形编码数字组中,在第二组应体现上面显示编码,显示从字母开始的内容,譬如X092122或C090505显示在票面最下方条形编码第二组数字中。

目前,我国铁路各大车站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售票,而许多小车站或大站在节假日开行的临时客车仍采用传统的卡式纸版车票。面对市场上出现的伪造火车票,乘客该如何识别其“真假”呢?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假火车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挖补假票”,制假人员将失效票的车站名、票价和日期挖割下,分类贴上长途站的地点、金额、时间、铺位等,再用电熨斗熨平。另一种是“整版假票”,制假人员利用一张真票票面的图案及相关文字、数字等扫描至电脑,通过高清晰度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仿真度极高。

对于纸版式卡式车票,其票面无光泽,质地柔韧、不易断裂,票的四周切割断面不光滑。反之,如是假票,则票面有光泽,票的四周断面光滑整齐,容易折断,底纹图案不甚清晰,浓淡不均。手工制作的假票票上打孔日期的孔洞大小、间距不规范。另外,还须察看车票上打孔日期与车票背面上的坐签上日期是否相符,票面上倒、发站,票价等字迹有无涂改、挖补的痕迹,字迹有无浓淡不均等等。

首先,实行微机打印的新式“电子车票”,是采用特制的纸张,不仅质地柔韧、光滑,而且票面的水波纹线细密,若仔细辨认或稍作转换角度即可见“中国铁路”和“CR”等防伪隐形文字及字符,同时车票上印有条形码。

专家提供了几种识别假票的方法。一种是用放大镜细看票面的数字部分,如发现某些数字与其它字迹不相同或是有涂改过的痕迹,极有可能是假票;如果金额小数点后面仅有一个数字“0”,那一定是假票;票面被挖补处因在制假过程中被刮去一部分纸纤维,所以在阳光直射下略有些发白;此外,用放大镜或在灯光照射下如果看到票面上的车站名、票价、车次等处有裂缝,那也多半是假票。以上方法较适合于“挖补假票”的识别。

对于“整版假票”,首先可以通过手感识别,真票纸质较好,手感平顺、光滑,假票纸质厚薄不一,手感粗糙。同时,真票票面油墨在充足光线的照射下有柔和的光泽,且能看到防伪水印,而假票票面“中国铁路”标志以及背面的水印较为模糊,且手轻揉票面及数字时,油墨会沾在手上。

最重要的一条:目前火车票有个基本常识:火车票左面最上方的一组编码(譬如10X092122或C090505),在票面最下方的条形编码数字组中,在第二组应体现上面显示编码,显示从字母开始的内容,譬如X092122或C090505显示在票面最下方条形编码第二组数字中。

纸张,字迹,颜色不同,假的火车票纸张薄,字迹模糊,颜色较淡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