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背景资料:
- 1994年的内战和种族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至今仍有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早在惨案发生之前,有人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卢旺达可能发生部族屠杀的报告,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发后,联合国曾与10多个国家协商出兵卢旺达事宜,也未能成功,从而丧失了防患于未然的机会。>>>
事件导火索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胡图族人哈比亚利马纳的座机被导弹击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该事件成为导火索,在卢旺达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 [详情]
背后原因A:部族矛盾
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导致先后发生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使先前原本和睦相处的两部族反目成仇。[详情]
背后原因B:争夺土地
作为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卢旺达许多农民无地可种,难以谋生,在此情势下,流亡国外的难民大批量要回国,而国内居民又担心危及自身生存而反对,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详情]
背后原因C:西方浪潮冲击
1990年10月,西方以停止经援相要挟,迫使当时的总统宣布实行多党制和西方式的民主,并于1992年4月吸收反对党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勉强移植的西方多党制民主模式,使政府的施政能力被大大削弱,各类矛盾加剧,全国局势早已近于失控状态。[详情] [评论]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6/25/ba***********_13060625033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