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石窟寺群多达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龟兹石窟,以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石窟,以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齐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它曾经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区东北约 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有“山腰”之意。窟群散布在河谷西岸约一公里范围内的断崖上,分三层修建,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 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时代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始凿于麴氏高昌国〔499-640年〕时期。其中18、29、48号洞窟属于这一时期。18号洞窟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该窟群现存能看清壁画内内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回鹘高昌前期重新修绘,仅隧道上部和顶部完整地保存了早期壁画内容,即绘斗四式平基图案,侧壁绘着圆领通肩式袈裟的千佛,两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势有别,顶部和侧壁交界以写实的手法,仿木结构绘出檩、枋等形象逼真。
在历经了麴氏高昌王国的发展之后,柏致克里克在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是新疆地区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负胜名。北庭大都护杨袭古曾重修寺院,从这一事实说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当时已发展成为西庭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属于这时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号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十一世纪以后重新修绘的,这一时期壁画题材主要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大型经变画。盛唐的新画风进入了高昌石窟,将用线造型的艺术技巧推向高峰,画面线条简洁流畅,刚劲有力,寥寥数笔,形神兼备。
回鹘高昌国时期,宁戎寺成为王家寺院,历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回鹘高昌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 41、82等窟。壁画题材比以前更丰富,有诸佛,千资百态的各种菩萨像、大型经变画、说法图、千佛洞、供养菩萨行列,天龙八部、四大天王像、供养人和供养比丘像及各种装饰图案,并出现了反映释尊前生无数世诚心供佛,终于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缘故事,塑绘结合的“鹿野苑初转法轮”以及密都诸题材。
洞窟形制
柏致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中。灯柱式、长方形纵券顶式、方形穹庐项中堂带回廊式三种类型,其余大抵是由此派生或演变出来的。大型洞窟主要开凿修建于麴氏高昌和回鹘高昌强盛时期,可见窟形的大小与施主的身份、财力等有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时代的烙印。
建筑工艺主要有在崖壁内凿出、在崖壁内凿出后加厚土坯、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三种形式。早期洞窟都是在崖壁内凿出的,后来只用于小型洞窟。这是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开凿出来的大型洞容易坍塌,故随之产生于使用土坯券砌加固的工艺,有的是整洞券砌,也有利用生坯券砌等形式的局部券砌。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最早出现于唐西州或稍晚时期,流行于回骼高昌时期。遗址中出土过斗拱等许多木结构建筑物构件,经碳14测定距今约一千五百年,表明中原地区的木结构建筑工艺与当地传统的土建工艺在唐初的吐鲁番盆地融合为一种新建筑工艺而长期普遍使用,同时表明相致克里克千佛洞窟在当时应有着华丽的木结构建筑物。
根据洞窟形制,其用途可分为(l)供人瞻仰的礼拜窟,这种窟所占柏孜克里克洞窟比例很大。(2)供出家增人静坐修行的禅窟。例如10号窟主室是一个在崖壁内凿出的大型长方形券顶窟,窟内一周凿出有八个小禅室,专供出家僧人修行坐禅。(3)供僧侣生活起居的住所称为增房,这种洞窟多有卧塌和烧火的壁炉和烟道等痕迹。(4)为纪念高僧建造的纪念窟。例如82、83号窟是十至十一世纪间为纪念著名高僧而建造的纪念窟,包括前、后二室;前室绘制壁画,后室存放着经火烧后的高僧残余骨烬。佛教称之为‘舍利”。
柏孜克里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维语"山腰"之意,突厥语为"装饰绘画"之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宁戎窟寺,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南距高昌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共有洞窟 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达12O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在历经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是研究回鹘文化艺术的宝库。
至公元13世纪未,由于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使得当地的佛教渐衰,千佛洞也随之败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洞窟内的壁画大部分残毁,现存的大部分壁画,虽满目疮痍,经过无数次掠夺,但劫后遗存的局部艺术品仍不失光彩,反映出古代回鹘画既和敦煌壁画一样大量地运用富于变化的手法,又发扬了新疆传统的凹凸晕染法技艺,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另外,千佛洞的建筑艺术也极有历史价值,受到世界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残存部分内容以大立佛为主,有"西方净士变"、"举哀图"、"地狱变"、"小忽雷"等。洞窟建设与艺术创作历经唐、五代、宋、元,时间长达7 个世纪。数量最多、最富特色的是以大型立佛为中心的"佛本行经" 变故事画。《涅磐经》变中的举哀弟子和举哀比丘图, 形象生动,富有个性,是一幅难得的艺术佳品。
最早的千佛洞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开凿历史最早的是17、18两窟,为公元6~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而成的。第17窟中反映"地狱变"的壁画,酷似摩尼教冥府图,为全国罕见。
小忽雷伎乐图窟
第16号窟开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依乐图。图中小忽雷这种古代乐器的出现为中国佛窟所首见,是研究古代西域音乐、乐器的珍贵资料。
忽雷,又叫龙首琵琶,源于唐代南诏乐。其形制棒状梨形,龙首双弦,蟒皮蒙腹,檀木为槽,据说是由唐代名画家韩滉专请乐工精心制做而成。真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当时,郑中丞是演奏大小忽雷的高手,名声响震一时。小忽雷壁画的出现,说明唐代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的水平。
高昌回鹘国王、王后图窟
柏孜克里克第20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国王和王后的图像。画像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绘制精美,有很高的艺术性,是整个千佛洞壁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高昌回鹘王,头戴莲瓣形宝珠冠,身着圆领宽油长袍,中束腰带,脚着黑色长统靴,腰带上佩系小刀、火石、砺石、针茜等日常用物。王后,体态丰满,头戴宝冠,身着翻领窄袖西红色大衣,与《唐书》所载回鹘王后的服饰完全一样。画像旁,标有回鹘文题记,大意是歌颂回鹘国王和王后的文才武略和辉煌政绩。十分遗憾的是这些精美的壁画陈列在柏林博物馆,窟内的彩色照片是根据原作翻拍的。
窟中之窟的第69号窟
在第20窟中心柱后的后墙壁下,有一小门洞,这就是69号洞窟。窟中南壁画有几个僧徒,双手合十双腿盘屈,正襟危坐,神态自若,悉心念佛。墓然看去,好象是在练气功,抑或是练印度的瑜伽功。其内容到底是什么,有待专家学者考证做出结论。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比较隐蔽,此窟不易被外界发现,壁画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确实是不幸中的大幸。
高僧纪念窟
第82、83号窟,位于崖壁下的木头沟畔,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窟分前后室,曾发现陶质舍利匣。82窟前室正壁中间,绘有山丘。山下鲜花盛开,山上树木葱笼,飞鸟入林,有袒身、饰璎珞的武士,聚精会神拉弓作射猎状,颇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1.http://www.times-tour.com/letter/show.asp?id=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