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力?
关于智力,这在生物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都有定义,但都难以为人们所公认。从生物学方面,把智力定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心理学方面看,有人把智力定义为“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有人定义为“获得能力的能力”;“天生的一般的认识能力”。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法国心理学家比奈认为,智力是“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和善于推理的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心理学》中提出“智力实质上是一个活跃的和积极的操作系统,它是最富有推进力的心理适应作用,也就是说是主体与环境之间进行交流所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有人指出:“智力活动实质上就在于按照某些确定的方式‘组合'各种操作”。从教育的观点看,智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人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无论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方面去认识智力,都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智力即智慧之称。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属于认识活动范畴。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 因素 相互作用的产物。智慧与知识不同,智慧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去明智地指导人的活动的才能。智慧也不同于技艺,技艺是人们处理现实中具体问题的才能,而智慧则在于帮助人们选择活动目标、活动手段和生活道路。因为人具有智慧,所以能够透过自身在世界的地位来看待世界,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世界。这种理想的确立和实现,全在于人有智慧。智慧的另一个别名,就是聪明。人的智力,即智慧或者聪明,一方面是人脑的功能,称为天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历史的,是后天形成的,是积累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从来是承认天才的,天才的出现,一部分得益于“天赋”,另一部分得益于“时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