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好挂...
很有意思的.
抬头三尺的风景 街头的幌子传播一种文化 你留意过吗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幌子是一种不能称其为风景的风景,它不动声色地围绕在我们周围,我们对它的存在习 以为常,然而真正留心地观察,原来它是那样的绚丽多姿。幌子又是一种标识、一种语言,它无声地又十分忠心地为自己的店铺做着视觉广告。走进幌子的世界,你发现它竟有那么多典故和传奇,它真的是一种文化。于是你感叹那些漂亮的传统幌子几乎消失殆尽,可是走在街头,你又发现,它在消逝的同时又在创造着另一种新的风景。
一种标识一种广告一种语言
幌子是一种标识。在我省于学斌编著的《东北老招幌》一书中,给幌子下了这样的定义:“幌子,亦称招幌、望子,是店铺或作坊的行业标识,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作坊和商铺以及娱乐服务等部门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品种、特点以及店铺规模、档次和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内容的标识性标志物。”在幌子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饭店门前挂的饭幌了,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幌子。当铺的幌子是一块写着大大的“当”的菱形木牌,月饼店的幌子是一个木制的月饼模型,理发店的幌子是红白蓝三色构成的转灯……不一而足。
幌子是一种广告。招揽顾客是幌子最实际的作用。在一些美容美发用品商店,记者发现摆在理发店门前的落地式幌子价格不低,多在500 1000元不等。但是理发店的老板还是很乐于在这方面投资的。一位在哈市道里区经纬街上开理发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不仅是买幌要花钱,而且现在摆幌子也需要办许可,这也得花钱。但是这笔钱可绝对不能省,因为店面的牌匾,人们远远地未必能看清,但是人们却可以看得见幌子。
幌子是一种语言。幌子有着较为固定的形制,为大家共同认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今天许多幌子已无法凭外观感知它的内涵,但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这些琳琅满目的幌子却是再普通不过的大众文化,是老幼皆知的一般性常识。很多小孩还不识字,却认识幌子,并且可以通过幌子识别店铺的经营内容。
一份追忆的情怀
今日繁华的都市街头,五光十色、鳞次栉比的广告牌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些高大的广告牌的下面,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街上,还“住”着几个幌子,孤单地、无助地听凭风吹雨打。然而这些幌子,却让年迈的人依稀寻到了岁月的旧影。
在采访中,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岳阳楼饭店的老板娘梁淑澄。听88岁的梁奶奶说,这饭店的幌子是很有讲究的,挂一个幌的是小吃店,两个幌的有熘炒菜,而且可以包办酒席。四个幌的饭店不仅能包办酒席,而且要什么有什么。这幌可不是随便挂的。传说,关东有家小店为了招揽顾客,便在门前挂出了4个幌。隆冬时节,来了位客人,说是菜单上少了一道菜。跑堂的说大话,“你点吧,单上没有心里有。”于是客人说:“那就来碗油炸冰溜子吧。”跑堂顿时就傻了眼。这时一位老者站出来说:“我给你做。”老者从屋檐下取来冰溜子,然后用面将冰溜子裹好,随即倒入翻开的油锅,眨眼之间一盘金灿灿的油炸冰溜子就做好了。店主很是羞愧,立即摘了两只幌。……以前岳阳楼在哈尔滨有些名气,但只经营烧饼、豆腐脑、糖馒头等小吃也只挂了一个幌。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有了熘炒菜,才改挂两个幌。
梁奶奶还告诉记者,幌子是一个店铺的门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天开门,由更夫用幌杈挑起幌子,挂在旗杆上,叫“请幌子”。关门前,将幌子挑下来挂到门洞内房梁的铁环上。逢年过节,店家都要给幌子重新修饰一番。她会和店里的伙计们一起用红布或者是红纸糊幌子中的箩圈,还要在箩圈上贴上“发”、“旺”等表示吉祥的字。而今,这一切都已成了久远的回忆。
说起幌子,我省著名烹饪大师盛英杰也给记者讲了一个传说。原来,饭幌的箩圈上只有两根绳系在一起。但是有一次,乾隆微服出巡,吃了一家饭馆的饭非常满意,于是便结识饭馆的掌柜和厨师,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人们便将箩圈上的绳子改成了三根,代表掌柜、厨师和顾客,寓意着饭店的兴隆离不开掌柜的精明、厨师的手艺和顾客的青睐。
一门行将失传的手艺
街头的饭幌越来越少,要想采访一位做幌、卖幌的艺人还真成了件难事。记者问了几家小饭店,在哈尔滨道外的老城区里打听了又打听,一路穿街过巷,好不容易才在南头道街的路口找到了一个卖幌的摊儿。小摊上挂着一长串幌子,全都簇新簇新的,不似小饭店门前的那般破败样子。这些幌子的主人是一位中年男子,叫王广君。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剪饭幌箩圈上镶边的金纸。王广君告诉记者,做幌的手艺还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一晃也做了十几年了。虽说,现在饭店也不大兴挂幌子了,但他的生意还算不错,每年能卖出两三千个幌子,甚至北京、上海、长春、沈阳等地的人也来他这儿订做幌子或是进货。听王广君说,他做的幌子直径最小的20多厘米,最大的能达到1.5 2米,价格在十几元至百余元不等。什么样的幌能达到直径两米?王广君说,以前有子母幌,就是一个大幌下面围着4个小幌,但现在这种子母幌已不多见了。王广君还向记者介绍,饭店的幌有3种颜色,红色、蓝色和黄色。汉族饭店挂红色幌子,相传在沈阳还叫沈州的时候,城郊住着石心、良女夫妇,他们摆了个面摊,专为过路人做面条。良女看着丈夫整天吆喝得嗓子都哑了,很是心疼。于是她想了个办法,她在屋檐下挂了一只旧箩,上面搭了一圈生面条。无需吆喝,生意却比从前更好了。不过,箩上的面条被风吹干后就掉在地上了,石心嫌这样太糟蹋粮食了,就改挂了一圈白布条,远远看去就像面条一样。面馆生意的红火,招来了财主的嫉妒。财主赶来50头猪寄在面馆里,趁着夜深人静想杀掉几头猪讹诈石心夫妇。石心夫妇听见猪叫赶来,吓得财主逃进了深山。幌子掉在地上被猪血染成了红色,天亮后,他们索性挂出了这只红幌子,并用猪肉做了菜。从此,饭馆便开始挂红色的箩圈幌子了。清真饭店用的是蓝色幌子,幌子的箩圈上饰以白色的字和白色的月亮、星星,因为回族人钟爱蓝色和白色,认为这两种颜色是其故地阿拉伯沙漠中植物生命力和纯洁的象征。黄色幌子,是斋菜馆专用的,王广君说这种幌子他也没有见过,即使有人找他订做,他也万万不敢做。
王广君还告诉记者,他是不准备教儿子做幌了,他希望儿子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记者听了不禁有些遗憾,不知这门手艺会不会就此失传。
一幅新旧交替的风情画
夜晚的霓虹灯、林立的广告牌早已将先前风格各异的传统幌子湮没,想要一睹当年幌子的风采,也只能去民俗风情街看仿制品了。幌子消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的原因。
每一种幌子的形成都不是凭空臆造的,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是人们对商品抽象化、概念化的总结。每一种幌子在流传和使用过程中,人们又不断地赋予它许多新的内涵,于是它的形态也会发生衍变和变异。据于学斌介绍,理发店的幌子原来是一种旗帘幌,幌子就是一块白布帘,上面写着“理发”或“理发店”的字样。现在理发店所用的灯柱幌是近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理发店的标志幌。灯柱由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彩条构成。中世纪欧洲的理发师也承担拔牙、包扎伤口等职能。后来虽然理发业同外科手术分离,但理发店一直沿用了这一标志。而现在理发店的灯柱也不再都是红白蓝三色了,黄色、紫色、银色、黑色、蓝色、绿色……而且灯柱中的图案也由原来的斜条衍变成了方格、三角等不同的几何形状。理发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来理发的年轻人都喜欢张扬个性,而这招揽客人的幌子也必得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才行。这样,理发店的幌子变成了街头七彩的转灯。
传统的幌子在慢慢消逝的同时又在孕育着新的风景。比如,药店门前都有的绿十字,修车铺门前立着的轮胎,公用电话上方挂着的带话筒图案的铁牌等等,这些都是幌子,而它们正用自己的出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现在的饭店还有挂幌,不过只是在古代建筑至今成为风景区的饭店都是挂幌的,我去过苏州,杭州,成都那里的饭店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