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的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 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大多数苗族是从明代以后从湖南、贵州迁入云南的。
苗族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 代不断地迁徙进入西南地区。苗族自称“蒙”,云南的苗族有八个冠以“蒙”的自称单位,解放后统一称为苗 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独角苗等。
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 “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苗族历来以能歌善舞闻名遐迩。苗族的歌曲调较多,如质朴庄重的古歌,豪迈奔 放的飞歌,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等,无不各具特色、韵味无穷。每年农 历5月5日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节日,届时男女青年欢聚对歌,选择佳侣, 并举行吹芦笙、跳芦笙舞、踩鼓、爬花杆等活动。
关于苗族起源于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以及九黎部落存在、活动的史实,在汉文史籍中有很多的记载。下面略举一二。
《国语.楚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徙也”。
《史记.五帝本记.集解》孔国安说:“九黎君号蚩尤”。
《逸周书.尝麦篇》“昔天之初,......蚩尤宇于少吴,以临四方”。
《周书.吕刑》:“蚩尤对苗民制以刑”。
《管子.地数篇》:“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
《周书.尝夏》:“蚩尤乃逐帝(指炎帝)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遣,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杀蚩尤之于中冀”。
《龙鱼河图》:“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
《太平御览》:“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龙鱼河图》:“伏蚩尤之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像以威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皆残灭”。
《史记.封禅书》:“天下已定......令祝官主蚩尤之祠于长安”。
《太平御览》引《皇览.冢墓记》云:“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阙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如绛,名为蚩尤旗”。
《汉书. 郊祀志》:“秦代祀东方八神将,三日兵主祠蚩尤”。
近代学者章太炎肯定说:“蚩尤为苗族豪酋,则历史言苗者始此”。
《中国古代史的传说时代》(作者:徐旭生):“三大集团的相遇并且发生关系,大约很早。它们之间的关系大约和平相处为常态,战争状态都是暂时的。但是和平常态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所以没有留下来什么传说。我们所能指明最后的关系都是战争”。
《中华民族史》(作者:王桐龄):“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武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族所创,而汉族因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