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的陵墓。位于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峻山上。距西安市83公里,凿山建陵,陵园规模很大。陪葬墓较多,且有珍贵石刻,著名的“昭陵六骏”大型浮雕就曾陈列于此。现在陪葬墓徐懋恭墓地上建有昭陵博物馆。陈列着唐初一些著名书法家的碑石及出土文物。
交通: *乘坐西线一日游专线旅游车
*乘西安至礼泉班车,票价5元/人;下车后转乘礼泉至栖霞的班车昭陵博物馆下,票价3—5元/人;
*自驾车沿312国道至礼泉县环城路过泥河大桥,往栖霞方向(路桥费15元)
特产:礼泉的苹果 皇杏 晚落茄 御石榴 酥梨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6/07/aa***********_1406060702684.jpg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从唐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的二十九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她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昭陵首开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书法、雕刻、绘画作品,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昭陵墓志碑文,堪称初唐书法艺术的典范,或隶或篆,或行或草,多出书法名家之手。欧阳询、褚遂良、李治、王知敬、殷仲容、赵模、高正臣、畅整、王行满、李玄植的书法,都以其独特的风格,争奇斗艳,成为中国书法艺苑中光彩耀人的奇葩。“昭陵六骏”浮雕,构图新颖,手法简洁,刻工精巧,鲁迅先生曾称其“前无古人”。昭陵陪葬墓壁画,多为唐代现实生活的写照,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其用笔,或奔放泼辣,或遒劲有力;其用色,或简洁明快,或细腻精致,人物造型无不形神兼得,栩栩如生,堪称唐墓壁画之上乘。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彩绘釉陶俑,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亦为全国罕见。
高宗李治御书《李勣碑》拓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6/07/ba***********_140606070268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