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与“夏娃”,传说伏羲与女娲人首龙身或人首蛇身,是他们繁衍了整个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

前不久,中央媒体及全国百家晚报记者云集甘肃省天水市,采访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活动。关于伏羲与女娲历来有不少优美的传说,也有大量的古文记载,是人是神并无确切的界定,现代考古发掘确认伏羲与女娲是中华人文始祖,当然是值得隆重庆典的了。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自“三皇”“五帝”始。“三皇”即天皇、人皇、地皇。据《绎史》引《尚书大传》记载:“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pan疏,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道备而三五乏运兴矣。”三皇之中,燧人记载较少,主要事迹为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地皇神农氏纪载较多,神农尝百草,神农教农耕,神农作琴…,等等,第第,不及一一述说,但其事迹大都接近民生自然,并无十分神奇之说,伏羲与女娲的记载就尤为彰显了。伏羲制卦,造书契,定嫁娶,猎兽罟鱼,定节气,作乐曲这些都是人力可为之功绩,然而其妻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却又是近乎神异了。

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自称,果真是因为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是人首龙身而来吗?中华民族的起源,自然是以黄河、长江为摇篮而繁衍。人是猴子变的,不可能是女娲抟土做出来的,也不可能是伏羲与女娲结婚而繁衍的。亚当与夏娃是神造世界的故事,伏羲与女娲又何必称之为中国的亚当与夏娃呢?既然不是亚当与夏娃,那么,伏羲就是伏羲,女娃就是女娃,充其量也就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一个有着思维的人。

伏羲与女娲如果确定是人而不是神,那么“三皇五帝”也都是人无疑,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同时代的人,许多的传说也都是交错在一起的。传说的真伪自然是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都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即使是有文字记载,那也是后人的笔记并非当时的真实记录。自有史以来,正史尚有争议之处,也有灵异之记载,更何况远古之传说乎。

当然,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虽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但是,一代一代的传说却也能反映当时的一些概况,对于那些神异的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对那些做出了功绩的人们的一种赞仰与美化。由人而神,神人合一,这也是中国神话的一大特色,有文字记载的正史当数《史记》,司马迁编纂之时关于五帝本纪有其评论,《史记》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黄帝位于《史记》之首,有司马迁之考证自然是真实的了,五帝本纪中有炎黄之争,炎即炎帝,炎帝即神农氏也就是地皇,有地皇而未记天皇、人皇,不知何故。神农与燧人、伏羲同为三皇,神农有其人,那么燧人、伏羲也应有其人了,有了伏羲自然有了女娲,那么,他们是人是神?我想,这大概也是中国人的对于圣贤能人的一种畏惧与崇拜的合一,由人到神,也就是中国神话的起源了。

伏羲女娲位列三皇,传说他们有许许多多了不起的业绩。比如伏羲画八卦、结网罟、造甲历;女娲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成了中华民族的“人祖”。那么,伏羲女娲和龙有什么关系呢?

先看伏羲。

《诗含神雾》、《孝经钩命诀》等典籍将伏羲说成是雷神的儿子,是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而孕生的。于是可以这样推理: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也就是龙神的儿子,龙神的儿子当然是龙。

《拾遗记》是另一种说法:神母在华胥之洲漫游,忽然天降青虹,将神母缠绕,久久才散,于是神母“即觉有娠”,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由于虹也是龙的取材对象之一,其形状如龙,且两端常垂江河,民间谓之“龙吸水”。据此可断虹的后人即是龙的后人,龙的后人是龙无疑。

伏羲还生就一副“龙相”。《拾遗记》称其“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春秋元命苞》称伏羲“龙颜”;《春秋合诚图》言其“龙身牛首”、“龙唇龟齿”;《白虎通》说伏羲“鼻龙状”;《云中记》直言“伏羲龙身”。

《三皇本纪》说伏羲降生的时候,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伏羲怎样“以龙纪官”呢?《三坟》称伏羲任命飞龙氏造六书,潜龙氏做甲历,水龙氏平治水土,火龙氏炮治器用,降龙氏倡率万民。

始作八卦是伏羲的重要功绩,这一功绩也被认为与龙有关。所谓伏羲“受龙图,画八卦”(《宋书符瑞志》);“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参照此图,“以画八卦”(《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

再看女娲。

《淮南子览冥训》称当年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时候,曾“杀黑龙以济冀州”。显然这条黑龙是一条兴风作浪,祸害一方的恶龙,否则女娲不会杀它。那么,杀恶龙者,必具备善龙的神性和功力。女娲氏具备这样的神性和功力,她“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雷与龙的关系已如上述,雷车也就是龙车;应龙是生有双翅的飞龙;青蛇、白螭都是龙属:由此看来,虽然这段神话没有明言,但种种迹象已暗示出女娲是一条龙,一条功力非凡的善龙。

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时讲“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还有,《帝王世纪》讲女娲氏“蛇身人首”,《列子黄帝篇》言女娲氏蛇身人面,曹植《女娲画赞》云伏羲女娲“人首蛇形”,等等。蛇是龙的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集合对象。从形象上讲,蛇将自己悠长蜿转的身躯、神秘多变的色彩贡献给了龙;从内涵上讲,蛇将蜕变更新、生生不已的“生命意识”贡献给了龙。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蛇可以变成龙,龙也可以化为蛇。那么,说女娲“蛇身”、“蛇躯”、“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躯”、“龙形”。因此,学者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生活于远古时代的氏族部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首领,伏羲女娲就是这样的首领。尽管伏羲女娲有可能已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号,袭二名号者有几代人,也就是说有几代伏羲、几代女娲。这几代伏羲、几代女娲当然都是人,是被当时和后来的人们神化了的人。有意味的是,在伏羲女娲被神化的过程中,龙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龙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多元综合的产物,是神秘的强大的自然力的代表和形象化。将伏羲女娲称为龙,意味着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两位人祖应该具有和龙相似或相同的神性和神力,能够同自然界相沟通,从而携雷掣电,呼风唤雨,疏江导河,止涝放霁,支配自然力,改善自然力。而在流传广远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也的确干着同自然界相沟通,从而支配、改善自然力的事。如伏羲观天察地作八卦,女娲补天漏、止洪水,等等。看来,龙的神性很大,伏羲女娲的功力不小,将伏羲女娲称为龙,是因了神龙和人祖,有诸多的“同一”。

那么,将伏羲女娲以龙相称有何意义呢?

意义在于人神互动,相得益彰。伏羲女娲因称龙、比龙而神性大增,龙因被伏羲女娲所比称而具有人的气息,进而以象征物的面目融入华夏人的祖先崇拜。同时,伏羲是龙,女娲也是龙。两龙成亲,造就和繁衍了古老的东方民族。人祖即龙祖,祖先为龙,子孙后代不是“龙的传人”,还能是什么呢?

那只是神话传说,没有“为什么”,就好像问“孙悟空为什么会七十二变”一样。

先看伏羲。

《诗含神雾》、《孝经钩命诀》等典籍将伏羲说成是雷神的儿子,是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而孕生的。于是可以这样推理: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也就是龙神的儿子,龙神的儿子当然是龙。

《拾遗记》是另一种说法:神母在华胥之洲漫游,忽然天降青虹,将神母缠绕,久久才散,于是神母“即觉有娠”,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由于虹也是龙的取材对象之一,其形状如龙,且两端常垂江河,民间谓之“龙吸水”。据此可断虹的后人即是龙的后人,龙的后人是龙无疑。

伏羲还生就一副“龙相”。《拾遗记》称其“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春秋元命苞》称伏羲“龙颜”;《春秋合诚图》言其“龙身牛首”、“龙唇龟齿”;《白虎通》说伏羲“鼻龙状”;《云中记》直言“伏羲龙身”。

《三皇本纪》说伏羲降生的时候,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伏羲怎样“以龙纪官”呢?《三坟》称伏羲任命飞龙氏造六书,潜龙氏做甲历,水龙氏平治水土,火龙氏炮治器用,降龙氏倡率万民。

始作八卦是伏羲的重要功绩,这一功绩也被认为与龙有关。所谓伏羲“受龙图,画八卦”(《宋书符瑞志》);“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参照此图,“以画八卦”(《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

再看女娲。

《淮南子览冥训》称当年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时候,曾“杀黑龙以济冀州”。显然这条黑龙是一条兴风作浪,祸害一方的恶龙,否则女娲不会杀它。那么,杀恶龙者,必具备善龙的神性和功力。女娲氏具备这样的神性和功力,她“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雷与龙的关系已如上述,雷车也就是龙车;应龙是生有双翅的飞龙;青蛇、白螭都是龙属:由此看来,虽然这段神话没有明言,但种种迹象已暗示出女娲是一条龙,一条功力非凡的善龙。

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时讲“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还有,《帝王世纪》讲女娲氏“蛇身人首”,《列子黄帝篇》言女娲氏蛇身人面,曹植《女娲画赞》云伏羲女娲“人首蛇形”,等等。蛇是龙的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集合对象。从形象上讲,蛇将自己悠长蜿转的身躯、神秘多变的色彩贡献给了龙;从内涵上讲,蛇将蜕变更新、生生不已的“生命意识”贡献给了龙。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蛇可以变成龙,龙也可以化为蛇。那么,说女娲“蛇身”、“蛇躯”、“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躯”、“龙形”。因此,学者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龙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多元综合的产物,是神秘的强大的自然力的代表和形象化。将伏羲女娲称为龙,意味着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两位人祖应该具有和龙相似或相同的神性和神力,能够同自然界相沟通,从而携雷掣电,呼风唤雨,疏江导河,止涝放霁,支配自然力,改善自然力。而在流传广远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也的确干着同自然界相沟通,从而支配、改善自然力的事。如伏羲观天察地作八卦,女娲补天漏、止洪水,等等。看来,龙的神性很大,伏羲女娲的功力不小,将伏羲女娲称为龙,是因了神龙和人祖,有诸多的“同一”。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