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是由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戴红领巾是要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20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和五卅惨案时期,一群流浪街头的苦孩子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成长为光荣的劳动童子团团员,在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红领巾不仅仅代表红旗一角、烈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就是红领巾的由来。欲知更多详情,建议观看少先队队史影片《飘扬的红领巾》。
大家都应该只是知道其中一角吧。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
当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夺得革命胜利,时为1917年。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日上“主日课”时都会带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教导共产主义思想的少先队,由于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红旗的一角。
中国共产党继承苏联的传统,所以我国的少先队也带光荣的红领巾。
红领巾”代表什么?一些学生只能够泛泛的说出: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列士鲜血染红的。(这些知识也只是加入队时少先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对于更深层次的含义却不得知晓了。
但“红领巾”在50年前人们心目中那就是一份骄傲、一份荣誉,有人曾这样写到:有一种颜色,50年飘扬在心目中永不褪色,那是红领巾的颜色;有一种光荣,50年后想起还激动不已,那是戴上红领巾的光荣;有一种真情,50年在心目中不改变,那是对红领巾的真挚感情。
50年前后,红领巾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却如此不同,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我们主观上的原因。作为班主任同时又是中队辅导员,可以在主观上创造一些机会。
一、背景:
一天中午,阳光明媚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去活动了。铃声一响,孩子们都纷纷回到了教室中,我环视了一下他们,竟意外的发现有很多同学没有戴红领巾,数一数更加另我吃惊:我们班有47人,没有戴红领巾的有24人。再看他们充满阳光的脸上依然那么快乐,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胸前少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之后的一天早上,有两个男生刚一到教室就把佩带整齐的红领巾摘了,其中一个用两只手抓紧带在脖子上的部分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一边往两边扯一边往头上拽,看着他那抬着胳膊、低着头、绷着劲的样子,真是多一分钟都不想戴这个红领巾了。
据观察每天每班都有一些学生不戴领巾,而且每天早晨领巾戴的都比较整齐,单只要一进校门不待领巾的现象就会发生。
二、解决问题:
1、 督促提醒
起初看到没有戴领巾的孩子我就提醒他们:“你的领巾?”他们会马上低头看一下佩带领巾的地方,发现胸前确实没带领巾时,有的马上跑回坐位拿出领巾戴好,也有的向老师解释一下之后也戴上了。可这样只是解决了一时的问题,没有解决根本原因。
2、访谈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他们每个人都知道每天要戴红领巾,但为什么现在不爱戴了呢?我想孩子们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决定找他们谈谈。
一个课间一些孩子围着我谈这谈那,正好一些孩子没戴领巾,于是就这个话题我们聊了起来:
师:又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每年六一那天我们都要发展一批新的少先队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加入少先队?
大家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生1:第一必须学习要好。
生2:上课要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
生3:得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
师:作为一名老队员,你能不能告诉咱们的新队员加入少先队后每天必须要做什么?
生:(异口同声)每天必须要佩带好红领巾。
师:为什么每天要戴红领巾?
生1: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生3:你要不戴领巾谁还知道你是少先队员?
师:作为少先队员你们能不能给小队员讲讲红领巾的意义?
生: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
生: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师:红领巾在制作过程中是用燃料染红的,为什么要说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呢?
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生:因为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所以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学生半天没有说话。
师:刚才你们对要加入少先队的小同学说了很多,而且你们也谈到了作为少先队员每天
必须佩带领巾,我觉得作为老队员首先要给小同学作好榜样,可你们低头看看。
一些没戴领巾的面面相觑,脸上隐隐的出现了红色。
从同学的谈话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在孩子的头脑中的每天要戴领巾意识还是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中国少先队知识的匮乏,如何加强孩子这方面的知识呢?于是我们决定召开一个辩论会,通过抓阄我们确定了正方、反方。经过一周的准备辩论会如期举行。
3“红领巾是否要退休”主题辩论会
正方观点:对方辩友、同学们、客人大家好!我方认为红领巾不能退休,恰恰相反“红领巾们”也就是我们的少先队员应更加珍惜它,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热爱红领巾,戴好红领巾是我们热爱祖国的表现,这也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第一条。因此我方认为红领巾不应退休。
反方观点:对方辩友你们好!我方的观点是少先队员可以不待红领巾,所谓红领巾都是中小学中的先进分子,比如说:学习好、纪律好的同学,而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目前,据我方代表调查显示红领巾正变成中小学生的代名词,而不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请问对方辩友,一提起“红领巾”我们大家能想到什么?“扣分”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据我观察有的少先队员的红领巾系得很随便,显得很不庄重,比如:有的同学在体育课上将红领巾邦在腿上,缠在头上。另外,许多同学连戴红领巾的意义也答不出来,这些现象在各个学校都有存在,因此,我方认为只要我们是先进的,心中存信念,又何必追求一种形式呢?所以我方认为,少先队员可以不戴红领巾,也可以说红领巾可以退休。
正方:反方辩友你们刚才说只要心存信念,我想问对方是否指的是少先队的信念呢?如果是又何必拒绝佩带红领巾呢?
反方:虽然我们觉得戴红领巾很光荣,但大家想想看,大热天的在脖子上围一条红领巾多热呀!换做你受了吗?
正方:你们认为天热可以不戴红领巾,那天热可不可以光膀子、光身子呢?
反方:刚入少先队时,我是天天戴红领巾觉得很光荣,但是一看每个孩子每天早晚都会带红领巾,我觉得戴红领巾没有什么优越感了。
正方:戴红领巾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反方:现在我们考试比什么?比成绩!要是得了前三名,爸爸妈妈最高兴,但现在“红领巾人人都有,可唱歌、弹琴、画画不是人人都会,同学们都羡慕的是这些。
正方:但现在如果在我们的学籍卡上把你少先队员的称号划去你们愿意吗?
……
正方: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红领巾不能退休。
反方:我方认为红领巾可以退休。
4尾声
经过学生认真收集资料,总结归纳,基本上在观念上明确了作为少先队员每天必须佩带红领巾,在此几天里同学们的领巾佩带情况还是不错的。
三、反思与讨论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学生有自主发现讨论的能力,而且学生非常愿意参与、接受;同时我也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因此在今后要教学相长
20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和五卅惨案时期,一群流浪街头的苦孩子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成长为光荣的劳动童子团团员,在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红领巾不仅仅代表红旗一角、烈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就是红领巾的由来。欲知更多详情,建议观看少先队队史影片《飘扬的红领巾》。
大家都应该只是知道其中一角吧。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
当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夺得革命胜利,时为1917年。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日上“主日课”时都会带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教导共产主义思想的少先队,由于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红旗的一角。
中国共产党继承苏联的传统,所以我国的少先队也带光荣的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