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也有生命莫让未来“脱水”
华西都市报》 4月10日一篇题为《电站截流过多岷江严重脱水河床干涸裸露》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本滚滚的岷江出现数段干涸无水的河道,大片裸露的河床、突兀的石头触目惊心!据报道,从去年十月到现在,岷江部分河道断流的现象已持续了半年,当地河道管理人员无奈地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脱水”。如何停止掠夺式的水力资源开发,为我们的后代子孙多留一口水、不让他们的未来也“脱水”?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省政协委员。
水资源开发利用避免严重透支
唐士豹(攀枝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岷江上游水电站大坝截流工程过多,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透支,是造成岷江“断流”的主要原因。现在,这些干涸河道的附近地区生态已经恶化,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发生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灾害。除水源的因素外,气候条件也不容乐观。根据去冬今春岷江上游来水预测,松潘、黑水、理县、茂县、汶川的降雪开始期较常年迟,降雪量较近三年偏少,有的地方竟历史性地出现没有积雪。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岷江的主要来水源头,今年将很少有水供给岷江。
如不及早管理下游可能变季节性河流
胡建清(雅安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河流也是有生命的,一条河如果长期断流,河道必然萎缩,最终结果是长年干涸断流,河流生命终结。一条江河流域极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40%,而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极限,河流基流持续减少。近几年来,岷江数处河段频繁“脱水,已直接影响到依靠岷江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使水环境容量减小,加重了岷江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造成下游河床淤高,不仅“小水大灾,更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加重了流域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如不及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遏止岷江“脱水”现象,岷江下游可能变成季节性河流!
必须统筹兼顾造福人民
李万友(都江堰管理局副局长)岷江上游各水电开发工程在综合利用特别是防洪功能上考虑不足,水电站及水库的功能非常单一,这让人不得不担心汛期水库的防汛减灾功能。水电工程的兴建,西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具体体现。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免污染破坏。真正做到兴水利、除水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主持:函子)
相关链接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于 2 0 0 5年 4月 6日由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并自 2 0 0 5年 7月 1日起施行。办法第 1 2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应当符合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水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水力发电站的立项审批或者核准,应当事先征得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电站运行应当符合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