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样粪便所表示的疾病信号
文章类型:医院大全 文章加入时间:2006年11月8日 0:4
--------------------------------------------------------------------------------
大便的正常颜色为黄、褐色。黄色是胆汁中胆红素产生的颜色,褐色是受吲哚和便中合铁化合物的影响所形成。多食碳水化合物,大便为黄色;多食蛋白质时,大便呈褐色。如服用某些中药,大便颜色也会加深。食物及药物也会改变大便的正常颜色,含叶绿素多的食物以及叶绿素制剂、铁制剂(治贫血的药)、碳末等,可使之呈绿色或黑色。
血液附在大便表面: 像香蕉那样的有形便的表面粘着血液时,要考虑多半是痔疮出血,这种出血一般为鲜血,无脓,且不伴有腹部疼痛。患直肠癌、乙状结肠癌、肠息肉、直肠溃疡等病时也可在粪便上看到血液。年岁较大没有患痔疮的人,如发现大便中带血,就应去医院仔细检查。
红色的稀便: 稀便有红色,应是大肠粘膜出血。若红色稀便中混有粘液、脓液,应检查大肠粘膜有无炎症。
如肛门附近的直肠粘膜严重发炎时,可伴有腹痛、排便次数增多。
患细菌性痢疾的病人,可排粘液和血混合不均的少量粪便,没有大的臭味。而阿米巴痢疾患者多排出果酱样的大便并伴有腐败性恶臭。
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也会发生肠炎,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扁桃体炎后,突然出现血性腹泻,就可能是菌群失调造成的。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初期也有像痢疾那样的腹泻症,有时伴有腹痛。结肠癌和直肠癌也可出现红色稀便,且便中混有脓及粘液,伴有特殊的臭味。患者大便次数增多,有时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此时极易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混淆,应及时找专科医生检查
柏油样便: 柏油样便见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的大量出血(血量至少有60毫升以上)时。柏油样便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的出血。此外,在食道静脉瘤出血、暴食后连续呕吐、食道和胃粘膜交界处血管破裂出血时也能见到。不能忽视的是小肠溃疡、癌肿等有时也产生柏油样便。
普通颜色的腹泻: 睡觉着凉,伤风感冒,吃得过多或过冷,都会引起腹泻,排出的多为黄褐色稀便。一般不发热,腹痛也不严重。这些病症虽不严重,但也应进行必要的治疗。
大便变细或变扁: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般直肠疡后期,因肠腔狭窄可出现大便形状的改变(变细、变扁)。此时患者多伴有腹胀、腹痛、消瘦、全身衰弱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肠腔出现炎性肿块或大的息肉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长义堂说】大多数人认为粪便又脏又臭,因而排出之后不屑一顾。但当医生的人有时候会把这个脏东西看的很重,因为它能表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甚至对有些疾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你住院的时候,医生护士天天都要问你大便情况。在家的时候,你也要留意自己大便的情况,它能告诉你身体的现在情况。
参考资料:www.ccvv120.com
一、消化不良粪便:往往有酸腐恶臭气味,大便中挟不消化的奶瓣或食物残渣,粪便多偏软或稠粘不成形,或有泡沫。
二、水泻便:大便水分多,挟不均匀粪块,有时有恶臭。
三、灰白色便:可见于胆道梗阻,又可见于脂肪泻。
四、痢疾性粪便:早期可见粪便中挟有大量粘液,并有脓血。需送往医院化验室检查,并结合其它症状方能确诊。
五、柏油样大便:大便质柔软不干,色黑而光亮、均匀,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六、血便:大便中挟血液,详见下一节。
七、饥饿性便:多见于小婴儿,由于哺乳量及营养不足,可有少量暗绿色或暗褐色粘液性粪便,大便的次数也可以增加。
小儿便血的自测
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中都有可能出现便血这个症状,下面我们仅就几种常见的,或有一定危险的便血症的自测要点做些简介。
一、肛裂:肛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一般多由于大便过干而排便时用力过度,使肛管后方皮肤损伤而发生撕裂,患处往往有继发性感染所造成的慢性溃疡。肛裂便血的特点为排便时出血并伴有疼痛,出血量一般很少,仅大便表面带有血渍。
二、肠及结肠息肉:本病多发生于4~8岁男孩。特点为无痛性少量便血。其大便经常带少量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多发生在排便将结束时。大便时无里急后重,也无腹痛等任何不适感。
三、细菌性痢疾:痢疾便血多为脓血便,所谓“赤白下痢”,大便量少,多粘液,次数频繁多伴腹痛下坠,或发热等全身症状。
四、急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急性出血性肠炎,各年龄小儿均可发病,其中又以4~10岁居多。便血特点为常见于剧烈腹痛几小时~2天后出现便血,血色可为暗红色,呈洗肉水样或红果酱样,并伴有特殊腐败腥臭味。本病发病急骤,除腹痛、便血外,还有呕吐、发热、腹泻及各种严重中毒症状。病情较凶险,应及时积极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