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场论坛——《中国原创小说与中国电影内容成长》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场由盛大文学牵头,原本是为了搭建作家和导演沟通桥梁的论坛却成了作家们的诉苦大会。有过作品被搬上大银幕经历的毕飞宇、叶兆言不敢轻言涉足电影;而作为导演的陆川居然也临阵倒戈,称没文化的导演会糟蹋了剧本。
毕飞宇:作家当编剧,“自讨没趣”
“有一次我在美国,一位奥斯卡评委问我,为什么中国这几年只有一部申奥片?”《喜马拉雅王子》导演、论坛主持人胡雪桦一开场就点明主旨,“张艺谋的《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十面埋伏》、《黄金甲》都有一个共性:视觉好莱坞化,故事内涵缺失。”他顺水推舟道,填补这一块空白离不开文学作家的加盟。不料,嘉宾毕飞宇却赶忙推脱,“文学比较隐私,作家应该离影视作品远一些。”对此深有同感的叶兆言更称,写小说的今天就不该到这儿来。很有意思的是,叶兆言曾是陈凯歌作品《风月》的原著作者,而毕飞宇的旧作《玉米》曾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为何不敢再吃第二口螃蟹,毕飞宇解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个电影以观众身份而言并不好。“编剧和作家的话语权极其有限。如果要对自己的小说过分偏执,只能自讨没趣。我还是把精力花在小说上吧。”
而当问到希望自己的哪部作品再度被导演选中时,叶兆言也赶忙推脱,称自己的作品都不合适改编成剧本,压根再没想过这个问题。
陆川:感谢姜文,“不然就混电视了”
如果说作家对导演有抵触还情有可原,那么导演陆川的帮腔则让人大感意外。刚凭借《南京!南京!》取得票房大捷的陆川回忆,自己刚毕业的前3年没接到工作,迫于生活压力也干过编剧,为电视剧《黑洞》当枪手,“那时候,我觉得导演特别不能理解编剧,导演没文化,不断折磨编剧,强奸编剧意图。”
当被要求改稿多次后,愤怒的陆川坚决不再改动一个字。《黑洞》大卖,陆川的编剧约稿越来越多,稿费几乎是《黑洞》的5倍。在他就要踏上电视剧编剧生涯时,伯乐姜文及时出现了。“幸亏姜文看了我的《寻枪》后非常喜欢,给我打了电话,要不然我就混电视了,真得感谢姜文。”
作家和导演何以水火不容,在《南京!南京!》和《可可西里》中编剧、导演双肩挑的陆川感叹,影像创作和文字是两码事,但电影的难,就在于要统一两者。“我每次琢磨剧本也会犯愁,又是失眠,又是掉头发。但问题是,如果真找得到满意的人愿意写剧本的人,哪还用自己亲自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