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的《老大的幸福》在并不怎么幸福中收尾。也许逆境中的“精神自娱”对健康有益,但长期在困境中的人们习惯甚至沉醉于这种心理调节,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呢?
范伟的《老大的幸福》在并不怎么幸福中收尾,刘佩琦又在荧屏上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幸福》(韩版 中国大陆版),一如既往是那种辛酸中带着温馨式的感人,尽管有点煽情的嫌疑,但足以给如今充斥着传奇间谍和百战英雄的荧屏带来一点新鲜的空气。而由这些生活剧带来的那个问题也是历久弥新——幸福是什么?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类似的作品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闲人马大姐》,电视机前的普通人总希望有这么个幸福的人,带着我们满大街找幸福,“老大”们出现得很是时候。
进入2010年,从《乡村爱情故事》到《老大的幸福》到最新播出的《幸福》,生活剧的火爆有点出人意料,但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最本真的诉求,在浮躁、欲望、谎言、物质充斥的当今社会,人们很难寻找到最初的“幸福”,而什么是幸福、幸福究竟在哪里、如何把握幸福,已成为目前大众所关切的话题。“什么才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而大多数生活剧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幸福”就在身边。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不是“老大”。压力太大,欲望太多,我们为了金钱劳累奔波、为职位处心积虑、为房子纠结不已,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一路狂奔,我们忽略了亲情,伤害了爱情,遗忘了友情。所以,我们不幸福。
但“老大”的幸福似乎离我们更遥远,“老大”常年习惯于这种精神的自娱,并且沉醉其中,一味地无偿付出,却没有任何回报,剧情的铺排很残酷,最终的结局让很多人诧异,奋斗的老二破产了;老三挣扎于官场的斗争;老四拼命工作连个当房奴的资格都没有;老五追求自立,最终却把自己吃饭的家伙——钢琴都拿去抵债。导演和剧作是想表现现实社会的残酷,还是想教会我们沉浸于“调一调”的精神自娱?逆境中的心理调节对人的健康有益,也是个体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社会的一种正常免疫,但是,长期在困境中的人们,习惯于甚至是沉醉于这种心理调节就是一种病态了。阿Q在社会底层的怡然、得意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呢?幸福离我们其实真的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