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集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曾创造了联合购买单集超百万元的纪录,逾4000万元的首播价格已经被视为天价。而在今年,高希希导演的90集新版《三国》、尚未杀青的50集张纪中版《西游记》每集卖价甚至超过200万元。在电视台出手阔绰的同时,视频网站在去盗版化的争斗中,也加入了电视剧争夺战:优酷今年年初买下的新版《西游记》出价达每集28万,酷6则同时拿下了新版《三国》、《红楼梦》、《水浒》的播出版权。
近日,在京郊怀柔举行的2010春季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表示,随着电视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电视剧期货化将逐渐成为主流。
回顾:市场“生态链”
自第一部中国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1981年播出)诞生的近30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阶段:最初,电视剧都是由电视台自有的电视剧中心制作。每年,电视台都有固定拨款用来拍摄电视剧,只要每年交上来足够剧集的成品就行。当时的电视剧交易市场基本局限于外来剧的引进和购买、甚至是盗版。电视台之间的片源可以直接用拍出的磁带进行“物物交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观众对电视剧的关注,尤其是它作为一种节目形式更容易吸引广告,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电视台在人力和经费上有限,这样,一些民营和社会资金开始流入电视剧制作中。此外,各地卫视纷纷上星,大量涌现的播出平台促使电视剧的需求量大增。
问题也就随之而来。1997年,18家卫视同时播出《天龙八部》,即使观众手中拿着遥控器,几乎也没有第二种选择。此后,广电总局规定,每部电视剧首轮上星播出的卫视不得超过4家。自此,卫视频道的电视剧首播争夺战越演越烈。
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进入2003年后,中国的电视剧制作集数保持破万集。然而,全年所有频道所有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不到5000集,显然许多电视剧被浪费掉。
涨价:市场的选择
广电总局将于今年“五一”正式实施的通知明文规定:卫视晚间时段,同一部电视剧不得播出超过3集;卫视白天时段,同一部电视剧播出不得超过6集;一天24小时,电视剧播出量不得超过卫视总节目量的45%。如此一来,卫视一年电视剧播放或减十几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该“限播令”或将使电视剧片价再度攀升。
而在首都广播电视制作业协会秘书长、资深制片人王鹏举看来,本轮电视剧涨价与限播令无关。他认为,涨价正是市场的选择,其核心是中国电视剧播出渠道之间竞争,尤其卫视之间的竞争,导致各家卫视对播出资源的垄断性竞争和购买。尤其是在我国电视剧制作量巨大的背景下,优势的电视剧资源却更为稀缺。
王鹏举告诉记者,集合了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优秀编剧和优秀制作单位的电视剧是电视台最容易“抢”的片源。再加上浩如烟海的已生产电视剧,电视台的购片人员没有办法去一一认真地读剧本、看片子,只能看谁编的、谁导的、谁演的,致使这些稀缺资源的价格,每年都呈现屡出天价数字的增长。
“电视剧每集售价超过100万元是以《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的。到现在,优秀电视剧每集售价超过100万元在业界已经不是稀奇事,而是一个正常价格。其实,在每年生产的1万多集产量中,大约有2000集剧集属于好剧的区间。”王鹏举介绍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则认为,“限播令”非但不是本轮电视剧涨价的原因,反而是它的结果。尹鸿告诉记者,由于电视剧播出平台的增多,导致电视台对电视剧资源的需求量的增加,而优质的电视剧资源又十分有限,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这类产品资源的价格必然走高。尹鸿分析,这次广电总局限制播剧,也是出于缓和电视台之间对电视剧的竞争的考虑。但是,这极有可能治标不治本,因为这一方式并没有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此外,中国的全国性电视台太多,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种供求关系结构决定了行政化的方式只能起暂时性的作用。“就像菜市场里摆摊卖胡萝卜的太多,尽管这段时间大家对胡萝卜都有需求,但是,几十家都买胡萝卜,价格不起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