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參考答案:夜书所见 (南宋• 叶绍翁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解说】
我独自住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每到重阳节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远远的想到故乡的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却在为少了我一人而惆怅。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写的诗。前两句写诗人想念亲人,后两句写亲人也在想念他。读此诗,令人顿生思念之感。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概括了人们共同的感受,历来被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