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杂棉13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5014

品种名称:鄂杂棉13号

选育单位: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太96167/GK19系选太D-3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生育期131天。植株塔形,株高107.1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果枝数17.2台,单株结铃24.4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5克,吐絮畅,籽指10.6克,衣分41.3%,霜前花率79.9%。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9毫米,断裂比强度30.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整齐度指数84.4%,伸长率7.4%,反射率76.9%,黄度8.3,纺纱均匀性指数14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34.6公斤、96.93公斤和77.41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泗棉3号的120.6%、111.9%和111.5%;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2.2公斤、99.7公斤和88.09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湘杂棉2号的104.8%、103.8%和107.5%。

栽培技术要点1: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播种。

2:中等肥力地块亩密度1800~2000株。

3: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或饼肥50公斤、氯化钾5公斤、碳铵20公斤、磷肥25公斤;早施重施花铃肥,亩施尿素不少于25公斤、氯化钾不少于15公斤,分两次施用;早施多施盖顶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防止早衰。

4:化调与一般品种比较用量较少,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5:注意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同时作好其他病虫害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春棉品种,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经审核,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南部等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