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动物亚门
Crustacea
简介:节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多数水生,也有少数种类营陆栖、共栖或寄生生活。常见的甲壳类除虾、蟹外,还有溞、鱼蚤、藤壶、鼠妇、糠虾、麦秆虫、寄居蟹等。全世界有3万余种,分布广泛,栖息于海洋、湖泊、江河和池沼。
形态特征:甲壳动物形态变异很大,最小的如猛水蚤类,体长不到1毫米。最大的巨螯蟹在两螯伸展时宽度可达4米。体呈长筒形,体节分明,全体分头、胸、腹3部。头部由6个体节愈合而成。甲壳类各体节外骨骼由两部分构成:背面一片为背甲,腹面一片为腹甲。背甲两侧常向外(下)延伸,为侧甲,附肢一般着生在腹甲的两侧。
生活方式:甲壳动物主要栖于海洋,少数种生活在淡水水域,有的栖于地下水中或泥土内,还有少数为陆栖。许多甲壳类营浮游生活。常大量密集成群,在表层或深层水中均占优势。对虾类中有些种适应于漂浮和游泳生活。大多数甲壳类是底栖的,尤其在海洋环境中。许多甲壳类行寄生生活。
在水中,甲壳动物亚门生活在所有的生态环境中。许多物种构成远洋区的浮游生物,其它生活在水底、岩隙、珊瑚礁上或潮汐带。在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冰层下面也有许多甲壳亚门动物生存,它们构成当地食物链的最下级。在大洋底的沸泉附近也有甲壳亚门动物生活。有些甲壳亚门动物寄生于鱼、其它甲壳亚门动物或脊椎动物的体内。
繁殖与发展:甲壳亚门的繁殖方式也很多样,最简单的有将精子和卵子放到水中进行外部受精。但也有通过演变的外肢进行体内受精的,甚至有一些寄生的甲壳亚门动物的雄性退化而栖居在雌性的生殖器内的。
甲壳亚门的发展过程类似。一般它们经历多个幼虫期,每次幼虫期开始时幼虫通过萌芽产生新的节和外肢。除五口纲动物外所有甲壳亚门动物一开始的幼体都是典型的无节幼体。有些动物在卵内度过这个幼体期。此后不同纲的动物发展出不同的幼体。有些甲壳亚门经过变态,有些不变态为成虫。
分类:一般情况下,甲壳亚门动物与气管类动物(昆虫和蜈蚣)被看作是近亲。一些学者认为昆虫和蜈蚣是甲壳亚门内的动物。这个意见的由来在于对这些动物的胚胎发展的讨论。通过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和对精子结构的研究今天普遍认同过去属于独立的门的五口纲动物也属于甲壳亚门。甲壳亚门内部的分类和亲属关系还不很清楚而且争论很大。最近数年中新的发现和研究使这个领域动荡非常大。比如过去的枝角目现在被分为多个目。
甲壳动物亚门下分9纲,即头虾纲、鳃足纲、桡足纲、须虾纲、蔓足纲、桡足纲、鳃尾纲、介形纲和软甲纲。但对鳃足纲和甲壳纲的争议还很大。许多学者认为甲壳纲实际上是收集了所有无法分到其它几个纲中的动物,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的纲。
生态与经济意义: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甲壳亚门动物,尤其是小的作为浮游动物的甲壳亚门动物,起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们食用水中的浮游植物,由此控制这些植物的生长。在浮游动物中它们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同时它们也是其它大的水中动物的直接的或间接的食物。
许多甲壳动物可供食用。如十足目的虾和蟹,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同时许多甲壳类动物又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对渔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甲壳动物对人类有害。等足目的蛀木水虱和团水虱等穴居海中木材内,能破坏海港或码头的木质建筑物;寄生甲壳类常使寄主(鱼类、虾、蟹等)停止生长;而某些淡水种,如绒螯蟹、沼虾、蝲蛄等,又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误食感染的生虾、蟹时,会受肺吸虫感染。
甲壳动物中的熟若蟹等,体内含有毒成分,误食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