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位于雍和宫大街路东,雍和宫为其旧址主体,原址为太保街,为当时太监的官房。雍亲王胤禛是清圣祖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贝勒,四十八年受封雍亲王。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成为清世宗。他即位后将旧府更名为雍和宫,“设官置守”,雍正十三年(1735年)驾崩,停灵于此,殿寝改用黄琉璃瓦。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府改为喇嘛庙,从蒙古招来五百名喇嘛在里念经。今雍和宫为当时雍亲王府的府西部分。当时全府还包括今雍和宫迤东到今藏经馆胡同。今雍和宫仅为当时王府的主体,改为喇嘛庙时有所更作,但仍可一窥当年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