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在进行高原山地战术演练
本报乌鲁木齐11月5日电记者李秦卫、特约通讯员唐林报道:今天下午,新疆军区某师再次对高原演练中采集到的数据和战法进行研究论证,寻求高海拔地区训练的新途径。之前,该师首次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域组织了合成战斗群演练。他们连续6个昼夜成功进行了立体机动、动中歼敌、信息对抗等课目演练,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师长吴亚非告诉记者,高海拔地域组织训练,机动、通联、保障都是难题,他们这次将部队拉到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全程设置现代战场环境,研究高原高寒地域训练的新方法,探索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新途径。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演练中,这个师汇集多兵种专业分队,申请上级加强了航空、侦察等兵种力量,部队千人百车从平原到高原,全建制全装备实施实战化拉动。针对高原山地保障难度大的特点,他们组织多要素混合编组,使每个行军梯队都具备独立开进、独立保障、独立防护的能力。在重要机动路段,他们采取空中支援、立体掩护、预设阵地、重点掩护等办法,提高多兵种在高原高寒地域的快速机动能力。
高原对人员体质和装备性能的影响较大,他们在海拔3000至5000米之间不间断测试装备的机动、防护和突击能力,采集技术战术性能和人员生理状况方面的数据,采取增加补给、心理疏导和改进机械性能等方法,探索出一整套高海拔条件下人员和装备走、打、吃、住、藏、救、联、供、管、修的招法。
广州军区空情预警指挥控制系统在实战中完善
本报广州11月5日电唐黎华、特约通讯员杨志武报道:前天,广州军区某防空旅一场空地对抗演练在网上激烈展开。“蓝军”飞机刚起飞,就被“红军”研制的“空情预警指挥控制系统”所捕捉……演练过后,技术人员马上对该系统存在的子界面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做了进一步修改。据介绍,这是“空情预警指挥控制系统”针对实战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第9项技术改进。
该系统2005年初步成型,第一次参加演习就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此时,有人提出,应该趁热打铁向上级申报奖项。该旅领导冷静考虑后,感到新系统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应该放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技术革新不能只图出名挂号,而应瞄准实战需求”。旅领导的务实作风让研发小组成员沉下心来,下功夫对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他们利用现有条件,逐步解决了新系统与部队现有多种装备的融合、互通问题。
在去年的一次对抗演练中,他们发现该系统通讯易受电磁干扰,于是马上采取措施改进,为系统配置了多种通讯渠道,提高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之后,集团军组织跨区演练,该系统暴露出远程数据传输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随即进行攻关,很快解决了问题。
“改进—演练—改进”这一技术革新模式产生了良好效果,“空情预警指挥控制系统”在16次演练的砥砺中逐步完善。该旅以此事为契机,砍掉对战斗力提升没有帮助的革新项目14个,并制定了《技术革新项目管理办法》,规定技术革新成果必须经实战检验后,方可向上级申报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