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ad.gif)
解放军士兵实战训练
赛场较真斗硬,战场叱咤风云。10月下旬,成都军区某炮兵旅开展爱军精武比武竞赛活动,严格按实战要求设定项目,评判比武,求实之风吹拂演兵场。
10月27日晚8时,夜训场伸手不见五指。参加夜暗条件下瞄准、通信、指挥等课目比武的官兵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比武开始的哨声刚响起,训练场上便出现灯光点点,整个训练场如同星斗满布的夜空。“由于考虑到夜暗条件下容易出现人员、车辆、火炮和器材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对能否使用照明工具没有进行明确的限定。”负责比赛秩序的张小毛向旅领导解释道。
“如果在战场上使用照明,很容易被敌军发现,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夜间组织比赛就是锤炼部队实战能力。”旅领导立即叫停比赛,向参赛官兵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除制式夜视器材外的其他照明工具,谁违反规定就取消谁的比赛资格。
特种车辆通过复杂地域比赛开始了。副参谋长陈春杰沿着行军路线巡查开进情况,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复杂地形路口都设有调整哨。陈春杰立即要通了导调小组的电话:“比武设调整哨指示行车方向,战时怎么办?”导调小组立即取消这种依靠“保姆”提高机动能力和安全系数的做法,命令所有车辆返回起点,重新开始比赛。
“向东,行驶20公里到达梅山坡,而后改走土石路”、“先向东北方行驶至刘家村,然后向北”……各战炮营指挥员根据地图和“敌情”进行综合分析,自行选择开进路线。距离起点约40公里处的十字路口,正在判定行军线路的某型加榴炮营营长黄兴水发现,由于道路改造,地图与实际路况不符。他颇为感慨地说,这样比武离实战要求更近了,对官兵是一次真正的考验。
多路专家助中国机械化师解决演习曝光问题
本报沈阳11月6日电李大勇、特约通讯员谭长俊报道:连日来,来自上级领导机关、所属部队及院校的十余名训练问题专家,来到沈阳军区某机械化师,针对该师演习中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与师团指挥员共商解决之策。多路行家齐聚一堂破解难题,缘于该师前不久上报的一份实战化演习总结报告。
10月初,该师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实装检验性对抗演习任务,得到上级的认可。但师领导没有沾沾自喜,部队返营后征尘未洗,他们便组织营以上指挥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查找演习“败笔”。各级指挥员以对战斗力高度负责的精神,摆问题、查教训,通过自我检讨、上下反思、双向讲评等方式,共查找出作战编组、电磁攻防和保障不力等11个方面的百余个影响信息化作战的细节问题。
在向上级呈报演习报告时,该师党委“一班人”坚持把查找出的问题如数写了进去,在近5000字的演习总结中用了3000余字的篇幅讲问题,是一份地地道道的“亮短报告”。上级领导机关对他们自亮“家丑”的勇气和求实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请来上级机关、所属部队训练方面的行家及大连综合训练基地、沈阳炮兵学院等院校的训练问题专家,组成攻关小组,深入该师与各级指挥员面对面交流,对他们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破解。
攻关小组一边进行理论研讨,一边深入训练一线进行实地检验。到目前为止,攻关小组已协助该师破解了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的十余个重难点问题。
上级还将该师这份“亮短报告”转发所属部队,进一步掀起了深入研究训练转变规律、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