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据报道,日本将弃用以“自由与繁荣之弧”为名的“围堵中国”外交方针。这是当前中日关系转暖的又一现象。事实上,中日关系经历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终于在过去的一年中实现了破冰、融冰。中日关系跌至低谷时,曾有足球赛引发事端。但前段时间日本女足队员在比赛后,曾打出“谢谢中国”横幅,获得中国各界赞誉。日本媒体也做出良性回馈,共同暖化民间感情。这种社会底层心态的变化,令人振奋。
中日关系是在小泉时代跌至低谷的。在过去一年中,相继接任的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都吸取了教训,完成了三个变化:一是告别了小泉外交中的极端部分,将小泉参拜等一时貌似“主流”的言行还原为“暗流”,排除了中日关系的政治障碍;二是即使像安倍政权时存在如此多的持保守主义观念者,也要花费如此大的心力改善、解冻中日关系,这为以后的日本政坛留下了一个“案例”,即:无论如何“转型”、“改革”或“保守”,都必须保障中日关系处于稳定、可控的局面。三是推出近十年来日本政坛少有的福田“中日友好内阁”:阁员都不参拜靖国神社;为人大都圆融、有度;大都有“中日友好”背景,大多不满小泉失衡的外交政策。
但人们也普遍存在担心:福田内阁未必“长寿”,虽然近来“小泽风波”似乎使自民党出现微妙转机,但既然“联合”不成,朝野协调不力,解散国会重新改选就随时都会发生。既然说到钟摆,是不是还会从现在的“稳定”摆回到小泉时代呢?其实,任何钟摆都不是时间的简单重复。日本人也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即使福田政局不稳,其主要对手及压力也并非来自于小泉旧部(这股力量已转入暗流),现在日本政坛其他的活跃人物无论强硬、温和,但在反小泉政策、在中日关系上只会比福田更务实。加上中国今天对日政策日益圆熟、灵活,即使民主党或其他人上台,也没有钻“小泉”死胡同、与中国作对的道理。
至于说日本“转型”会与中国相争,这本来就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发展的一个误区,是被民族悲情蒙蔽作出的误判,并非中日关系本质、真实的反映。相反,小泉时期冷至“冰点”的政治局面,都挡不住火热的经贸互惠及民间往来,挡不住中日资源优化组合,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大势所趋,使每个有头脑的日本政治家都会明了其中含义及自己应做出的选择。说话素来口无遮拦的前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曾在今年7月的一次讲演中说:“在日本16000日元的大米在中国能卖78000日元,这笔账即使患老年痴呆病的人也明白”。结果招致一阵围攻,说他“不懂得尊重病人”。但麻生所言至少说明日本政界对中日关系之起码的共识:中日关系对日本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必须维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要触碰让大家都倒霉的政治底线。这种刚性的利益结构决定了今后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向,也是日本必须学会适应的基本现实。
决定日本适应中国复兴的几大动力
日本态度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主要源于内外两大方面的动力。外来动力中,第一是美国的影响。在小泉恶化中日关系的几年中,恰好是中美关系出现上升态势、相互达成最具实效合作(如朝核等)的时期,中美高层频频表明双方关系处于最令人满意的状态。在这样的变局中,日本显得有些落后了。本来遏制中国的主角就是美国,日本虽有单边利益,但毕竟是随美国而动。尚且美国都已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复兴是不可阻挡的,日本难道还不萌生这种反应吗?这和当年尼克松访华、认识到中国重要性,进而客观上加速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一个道理。
第二是地区形势的变化。东亚地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东盟及东北亚各国与中国的合作都对日本有直接推动,日本必须从地区格局出发调整对华外交。最近,日本外务省正在编辑的《2008年版外交蓝皮书》,有消息说可能会删除“价值观外交”的提法。
第三是中国的态度。从过去30年后,中国高速增长的世界影响是“柔性”的,并没有像过去传统西方大国崛起那样,对先前的大国形成军事、政治甚至领土要求那样的“刚性”影响。全世界都开始慢慢地接受中国这种高速发展却又潜移默化的复兴进程。日本各界其实也能切身感受到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善意、真心,不断在完善对中国的认识。
日本的变化虽有外在影响,但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日本国内对华深层共识的喷发。第一,“和平共处,永不再战”是中日两国超越分歧的最高共识,也是日本各界维持对华外交的最大“公约数”。无论对中日关系存在着怎样的糊涂观念,双方不存在以战争解决冲突的现实可能———这在日本主流社会中是没有人怀疑的。第二,“独立自主,反对霸权”是中日两国维护国家主权、深化政治合作的国际背景。中日两国都是霸权主义的受害者,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争取真正的独立自主,反对国际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日本民族化解悲情,建设普通国家的唯一出路。第三,“互利共赢,面向未来”是中日两国人民维护和发展现实利益的最佳选择。在这方面,每年的数据都在提供实实在在的证据,注重实际的日本人民当然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至于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和友好往来,半个多世纪来两国政治家与民众共同奠定的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的基础,更是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中的强大动力。
中日互惠空间远未饱和
其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可拓展空间还很大,远远没有饱和。且不论歧见较多的政治议题,仅就经济及社会层面,就有许多对双方都十分重大的机会与课题。例如,这次中共十七大将节能、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日本是节能大国,他们是在一个资源匮乏的、面积不足中国4%的海岛上,养活了相当于中国10%的高教育水准、高收入、高寿命的人口,日本1美元GDP消耗能源仅有美国的37%、中国的13%,日本家电耗电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40%。世界油价及资源性产品价格看涨,节能在国家综合竞争力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中国要实现“小康”目标,恐怕这方面的压力会日益明显。因此,中日在节能、环保上的合作已是刻不容缓。
这种合作对国内饱和的日本也有诸多好处:一是自身节能等技术在中国大市场的推广,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利益。二是中国节能环保的进步,会使日本一直以来对气候暖化等环保问题的担忧有所减轻。三是由于日本节能等技术的引进,可能会引导中国产品、技术、产业的国际合作意向,使日本更全面地以自身能量抢占与中国实现资源配置、共同发展的先机。这就使日本真正可能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再次重温“高速成长”。中日两国以这种深层合作,形成最佳资源配置之优势,既可保证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可以此引领世界经济合作之潮流,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至于由此形成中日之间的感情融和、相互理解及全面合作,就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可以说,中华民族复兴之日,很可能就是日本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繁荣之时。(作者庚欣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