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蟋蟀鸣”,秋天正是蓄养蟋蟀的季节,同时也是蟋蟀盆罐凸现市场行情的时候。去年,上海博海拍卖会上,一件清代象牙雕十八罗汉蟋蟀盆,经过投资者几轮争夺,最后以9.35万元的成交价被一买家捧走。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10月,厦门拍卖却以20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拍出了一件明宣德青花鹰雁纹蟋蟀盆。两相比较,其间固然有年代、材质等方面的因素,但价格的悬殊,却也道出了近年来投资蟋蟀盆罐的行情。
蟋蟀盆,古称“促织盆”,是一种畜养蟋蟀的容器,早在唐代已有之,至宋代已达鼎盛期。据《负喧杂录》载:“斗蛩(即蟋蟀)之戏,始于天宝间。”宋代时,斗蟋蟀娱乐很是兴盛,上自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有大量的促织痴迷者,特别在皇宫内,由此产生了一批宫廷御制的促织盆罐。这些盆罐,花式造型颇多,盆底多镌有烧制的窑名和制作者姓名。最奢侈的还用金、象牙等名贵材料装饰、或雕刻、或镶嵌。有的甚至还镶嵌珠宝、钻石,极其豪华。到了明代,一些窑口还时兴精瓷彩绘。只是后来宜兴紫砂盆罐的问世,因其透气性好,才被玩虫者广泛接受。在我国历史上,有些玩虫高手还用澄泥古砖制作促织盆,这种促织盆罐,泥质细洁,透气性好,能遗存下来的极为罕见,市场价格一般都较高。
目前我们常见蟋蟀盆的形状有鼓圆形、鼎圆形、直筒形、菱形、八角形,北方京津一带多厚壁鼓圆罐,且制作粗糙,样式单一,南方苏杭等地则以小巧精致取胜。如今,在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只明代宣德紫石蟋蟀盆,此盆通体镂刻,香草盖,底部镌有“宣德年制”款,工艺甚为精湛。这些能流传至今的蟋蟀盆,不仅已成为玩虫爱好者收藏猎奇的对象,而且在拍卖场上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清道光年的镂空盖葫芦蟋蟀罐,以4.025万港元的落槌价成交,一件清晚期具同样纹饰、材质的蟋蟀罐,虽较之前者大了7.2厘米,却只以2.53万港元成交。而今随着拍卖市场的火爆,蟋蟀盆罐的行情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一只六七千元的盆罐,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翻了10倍以上。2001年,北京一拍卖公司拍卖一只明宣德蓝釉龙凤纹促织罐,更以60万元的高价成交。在上海的一些花鸟市场,一般外观制作精细的新盆价多为3000元至5000元。据此,圈内人士说,现在投资收藏蟋蟀盆,正是大好时机,有旧的固然好,就是新盆,只要质好工精形美的也一样具有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