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近日,沪上一位收藏家拿出自己精心收藏的500余件蟋蟀盆,举办了一场"中国历代蟋蟀古泥瓦盆精品展览"。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属首次。
时下正是玩蟋蟀的黄金季节。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 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蟋蟀罐:最显主人身价
说到养斗蟋蟀,自然想到蟋蟀罐。北京琉璃厂老古玩商中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六只子玉蟋蟀罐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别小看这一只只小小的蟋蟀罐,它最能体现蟋蟀主人的身价,自古名家制作的蟋蟀罐都身价不菲,其中由赵子玉制作的在清末民初时就值百八十现大洋。
在蟋蟀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由于永乐官窑以及赵子玉蟋蟀罐在目前的市场上已很难看到,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了珍品。目前存世最早的蟋蟀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蟋蟀罐。
从目前的拍卖情况看,成交价处于前列的均为明代的蟋蟀罐,如2001年北京中鸿信拍卖行拍卖过一只明宣德蓝釉龙凤纹蟋蟀罐,成交价为60万元;2003年北京华辰拍卖过一只明万历青花龙纹扇形蟋蟀盖罐,成交价为77000元。2004年厦门国拍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只明宣德时期青花鹰雁纹蟋蟀罐的拍卖价高达200万元。
除了高价成交的蟋蟀罐,在拍卖会上也不乏一些适合普通玩家的拍品,如中国嘉德在今年小拍中,曾经拍卖过一套清代澄红泥的蟋蟀罐,包括2个大罐子、1个过笼以及饭板,成交价为1320元。要知道用澄江泥烧制的老罐,即使品相差的,在市场上也能卖300至400元。
葫芦器:传世精品稀少
在秋天另一种受到人们喜欢的鸣虫是蝈蝈,而饲养蝈蝈的虫具就是葫芦。
据《蝶阶外史》载,咸丰时北京已有专做蝈蝈葫芦的太监。葫芦器,又称"匏器"或"蒲器"。它分两大类:一类是用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另一类是将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有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
在诸多的虫具中,葫芦虫具以其典雅别致最受鸣虫爱好者和收藏者的珍惜。在1998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只清道光匏模蝈蝈葫芦以66000元成交,类似的拍品在1996年的成交价只有30800元,拍卖成交价的快速上升,显示出市场对这类拍品的极大兴趣。
葫芦虫具依其造型可分为鸡心式葫芦、棒子式葫芦、柳叶式葫芦、花瓶式葫芦四种,葫芦虫具除去葫芦本身外,还讲究口和盖,锯掉葫芦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红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虬角或象牙的盖(也叫芯子),畜养蝈蝈的还要在口内装一个用黄铜丝盘成的胆,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葫芦虫具。
葫芦器既有实用价值,也具独特的艺术价值。那些经过玩好者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挲而由黄变红、由红变紫的葫芦器无不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早已成为收藏投资的一个专项。葫芦器制作成功率很低,据专家介绍每3000个范模只能出一个精品,所以目前民间传世的精品匏器少之又少,只要拍卖公司出现一件精品匏器,买家就会竞相角逐,并以高价成交。如2003年上海信仁曾经推出过一件清代蝈蝈葫芦,通过刀刻了虬松、山庄、丛林山水等,成交价为12100元。
过笼、水槽、探筒:也可玩出花样
或许除了蟀蟋罐和蝈蝈葫芦,人们想不起其他什么值得收藏的虫具。其实,像过笼、水槽、探筒等小杂件,也可以玩出花样。
过笼主要是将蟋蟀过到盆里时用的。以前就有一个罐换二个过笼、一个过笼换两个水槽的说法,在目前的蟋蟀市场上,从清朝传下来的过笼,售价在100元以上。而在拍卖会上,中国嘉德在2003年推出的清代澄泥梅花盖蟋蟀过笼一套,估价为2000至3000元,成交价为9020元。另外一件清代竹刻山水蟋蟀过笼,成交价为1100元。
除了过笼,水槽、探筒等也在拍卖会上经常出现。探筒主要是用于放置挑逗蟋蟀相互战斗的探草,像象牙、紫檀这样材质的探筒,价格尤为昂贵。除了材质之外,雕工也非常重要。1995年中国嘉德拍卖过一件象牙刻人物蟋蟀探筒,成交价高达77000元。2002年,中国嘉德拍卖的另一只清代象牙雕蟋蟀探筒,成交价只有3520元,关键就是雕工不如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