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青年》曾经讨论过相声命运的问题,当时影响很大。那时相声界的一些前辈还健在,相声表面上还很兴旺。看看现在,真佩服人家有先见之明。
李金斗的东西很见功力,尤其是柳活儿。以前很爱听他的段子,但他和陈涌泉分开后,好东西就没了,走了一些人的老路,靠艺术家的名气吃饭。总认为他
是李郎才尽,却不知是何原因。听说前段发生的事后我才明白了一点。
相声界有位前辈叫朱少文,外号穷不怕,据说就是不怕穷。用现在的眼光看,生存第一,为了生存,必须拿出真本事,必须去用心研究如何吸引观众,所以他的东西禁得住考验。现代的马三立候宝林等人也是苦日子里过来的,知道生活的艰辛,后来虽然条件好了,但老传统还在。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不是团长就是主席要不就是艺术家,衣食无忧,不用像师爷那样去天桥卖艺,要听我的演出?光请不行,还得票子的干活。
没有了生存的压力,自然没人去卖命琢磨,好作品就很少见了。
再说说李金斗。北京曲协的主席,绝对要比我们县长大的多。有早年的名气,还有不低的级别,应酬自然少不了,从一天三顿酒也能看出来。按逻辑该谈风月了,可下边我还接着谈相声,如此多的应酬等着,哪儿还有时间研究相声?天天用酒精麻醉着,脑子怎能转的动?
估计其他人的生活与老李差不了多少,方式不同而已。
位子高了,钱也多了,就不再担心生活,也不用再去体验下边的生活。但不能说没有了生活,酒店生活和官场生活还是有的,但不能去挖掘,要不碰着老朋友怎麽办?
所以相声一天一天没落,在晚会上成了人们最不愿看的陪衬。即使有些年轻人冒了出来,但也摆脱不了前面的结局。有人想出新,明眼人一看也知道新不到那儿去。
总有一天相声会和京剧一样,成为博物馆的古董,只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