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32.00目录: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东方,
品牌:王春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569 页码
·出版日:1998年
·ISBN:7305031801/9787305031809
·条码:9787305031809
·版次:1998年12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简介
《宋濂评传》内容简介:宋濂(1310-1381)是明太祖顾问、皇太子师、翰林院“首臣”、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理论研究及创作、明初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他对理学思想多所阐发,有独到见地;并极力用理学影响明太祖的思想和施政,颇著成效。他推进了宋元以来儒、释、道“三教归一”的趋势。他的很多思想在同时代人中是领先的。与刘基一样,其著作足以代表元明兴代之际整个社会思想学术水平和特征。以往有的著述涉及宋濂时,对他的思想、事功、诗文创作,似没有予以充分的肯定,甚至还有一些误解。本书力求对宋濂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对他一生经历、功业及思想渊源、特点、价值等,作了扼要介绍和深入剖析,是迄今为止有关宋濂的第一部评传体学术专著。《方孝孺评传》内容简介:方孝孺是明朝初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近6个世纪来,学术界对方孝孺的研究几呈空白。本书将传主的生平、事功和思想放入历史长河和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纵横联系、以纵为主的全面考察,探頣索微,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使宏观综论与具体剖析榫卯相扣,在此基础上作了客观阐释和评析,展示传主的思想风貌,揭示其思想真谛,探求其思想的文化底蕴。不仅厘定了方孝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同时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特定历史时代悲剧的出现。
作者简介
王春南 1941年4月生,江苏丹阳人。196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67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元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新华日报社、人民日报社编辑。现为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审、《民国春秋》杂志副主编。著有※书圣王羲之》、《书法家成功之路》、《中华民国文化史》(合撰)、《中国百年风云录》(合撰)等。其中《中国百年风云录》1994年获中国图书金钥匙奖三等奖,1995年获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提名奖。发表《抗战时期中国的留学教育》等论文50余篇。
编辑推荐
《宋濂评传》内容简介:宋濂(1310-1381)是明太祖顾问、皇太子师、翰林院“首臣”、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理论研究及创作、明初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他对理学思想多所阐发,有独到见地;并极力用理学影响明太祖的思想和施政,颇著成效。他推进了宋元以来儒、释、道“三教归一”的趋势。他的很多思想在同时代人中是领先的。与刘基一样,其著作足以代表元明兴代之际整个社会思想学术水平和特征。以往有的著述涉及宋濂时,对他的思想、事功、诗文创作,似没有予以充分的肯定,甚至还有一些误解。本书力求对宋濂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对他一生经历、功业及思想渊源、特点、价值等,作了扼要介绍和深入剖析,是迄今为止有关宋濂的第一部评传体学术专著。《方孝孺评传》内容简介:方孝孺是明朝初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近6个世纪来,学术界对方孝孺的研究几呈空白。本书将传主的生平、事功和思想放入历史长河和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纵横联系、以纵为主的全面考察,探頣索微,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使宏观综论与具体剖析榫卯相扣,在此基础上作了客观阐释和评析,展示传主的思想风貌,揭示其思想真谛,探求其思想的文化底蕴。不仅厘定了方孝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同时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特定历史时代悲剧的出现。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宋濂评传
第一章 元明兴代与艰难成才
一 元末社会及其对宋濂的影响
二 明初社会及其对宋濂的影响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宋濂的家世是寒微的,童年是多难的,但他仍很幸运。他遇到并受业于
不止一位名师,他们向宋濂传授的不是一般的学问,而是元代学术精华,是
婺州地区(今浙江金华)的学术精华。宋濂成为明初大儒,主要原因之一便是
得力于这些名师的指授。
还在启蒙时期,宋濂即遇到了好老师。以后在求学过程中,又得到几位
名师的指授。
六岁时,祖父的朋友、宋家塾师、义乌县(今属浙江)的包文藻,开始了
对宋濂的启蒙教育,授以李瀚《蒙求》。他悟性及记忆力极强,学得很快。
九岁能学着做诗。他有一首赐道士楼节翁的诗,其中有两句道:“步罡随踢
脚头斗,噗水能轰掌上雷。”颇得好评,被目为“神童”。
据宋濂回忆,他12岁正式进入家塾。包老师教他作诗,他诗兴很浓。后
一度辍学,包老师劝说宋濂的父亲,儿子是可造之材,不要让他荒废学业。
宋濂的原话如下:
濂之祖太常府君与南涧子(包文藻——引者)相友善,尝延于家塾,俾诸
孙师事之。而濂甫十二岁,亦预其列。操觚赋诗,动辄十余首。南涧子酷爱
之。既而濂以家单,稍不事觚翰。南涧子移书于先君尚书公曰:“子终成伟
器,岂可使婴世利而志不专耶?外物去来,犹春花之开落。唯问学乃身中之
至宝耳。”
宋濂因家贫,不能延请名师。一般的老师则因宋濂天分高,“莫敢为其
师”,怕教不了。这样,宋濂时读时辍,转眼到了15岁。乡里的老前辈、浏
阳教授张继之卸任回来,听说宋濂记忆力超群,把他请到自己的别墅问四书
经传读多少天可以从头至尾背诵,答日“一月”。张继之初不信,随手从书
架上抽出一本杂书,当场考他,“俾即记五百言。乃以指爪逐行按之,按毕
辄背,一字不遗”。张继之惊曰:“有才如此,不可废也。”又对宋濂的父
亲说:“是子天分非凡,当令从名师,即有成尔。”父亲听从了张继之的劝
告,把宋濂带到金华府城,受业闻人梦吉。
张继之的帮助,使宋濂感铭斯切。多少年后,宋濂写道:“自幼蒙先生
爱之教之为深”。“濂年幼时见公,公即相器重,爱育成人,……逮今粗知
学者,皆公之赐也。”
闻人梦吉(1293—1362),字应之,门人私谥曰“凝熙先生”。金华人。
曾任泉州路学教授,深究七经注疏,悉通奥旨。前后所收学徒登记在册的,
不下2000人,培养了很多人才。闻人梦吉的学问“一以诚为本,……其诲学
者必先道德而后文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