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6.50目录:图书,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综合,
品牌:方志远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419 页码
·出版日:2000年
·ISBN:720202702X
·条码:9787202027028
·版次:2000年7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有鉴于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便是《旷世大儒》丛书的选题动机。据此,经过斟酌、讨论、确定在时间上截止于古代、在人选上以十种十一种人规模作为定位。这十一个人物是:孔丘、孟轲、苟况、董仲舒、程颖、程颐、朱熹、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具体的书名,则依传主最为通行的称谓。当然,这些人选其间具体的取舍定夺,也并非容易,而是颇费了和番殚思周折的。
媒体推荐
后记
我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当时知道吉安有四条以人名命名的街道:中山路、永叔路、文山路、阳明路。
“熟视无睹”是人性中惰性的集中表现。中山路我知道是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叔路和文山路我也知道是纪念我们吉安的先贤欧阳修和文天祥,但那条最宽敞的阳明路所纪念的王阳明是何许人却不知道。尽管天天走在“阳明路”上.而且还听说吉安曾有一所“阳明中学”,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问问王阳明的情况。
在当时的同龄人中,我的知识面特别是有关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自我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但竟然不知王阳明。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理解。这或许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我读小学和中学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不宣传王阳明的。因为他不但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愚弄人民的学说,而且亲手镇压了江西及广西的人民起义。另外,历代的反动派如曾国藩,以及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都是推崇王阳明的。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所以“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阳明路”就被改名为“红旗大道”。
二是家庭成员中有文化的都长年在外,留在家中的数我文化程度最高。我读小学,家中就是小学文化;我读初中,家中就是初中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我不知道的,家中便没有其他人知道。而且家住文盲区,小学二年级时遵母命写标语,将“防止贼盗”写成我自己也不知其意的“房子达到”,贴了好几个星期,一大栋房子好几户人家,竟然没有人发现错误。在这种环境中不知道王阳明是很正常的。
后来看的书多了些,才知道王阳明的本名叫王守仁。是浙江人。但一位浙江人为何在江西受到如此的厚遇,不但吉安有阳明路,南昌、赣州也有阳明路。带着这个问题试图找几本有关的书看看,但竟然找不到。恢复高考后读大学,接着又读研究生,从先师欧阳琛教授学习明清史。记得我人师门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关于王阳明的,当时先师并没有正面作答,而是给我看建国初期他在《新中华半月刊》上发表的《王守仁与大礼议》一文。如果说缘分,这恐怕就是缘分。想了解王阳明,没想到竞投到研究王阳明的专家门下。
在先师的指点下,我接触了一些有关王阳明的资料,对王阳明开始有了真正的认识,也逐渐产生这样一种看法:中国历史上,还没有第二人像王阳明那样,在学问和事功两个方面都做得如此漂亮,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但由于硕士论文写的是明代内阁制度,研究视野投向了明代的中央决策圈,所以暂时将王阳明搁置起来。后来研究明代地方政治及制度,王阳明才又重新回到研究视野之中。
要写传记,特别是写王阳明这类影响极大的人物的传记,首先必须定位,即必须将传主定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已有的关于王阳明的研究成果,几乎毫无例外都是从他的哲学思想切人,研究他的“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致良知”说,等等。即将他定在一个思想家或哲学家的位置上。但我认为,包括王阳明在内的所有真正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首先都是实践家。他们的思想方法和形成的思想体系,均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实践,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个性。
……
编辑推荐
文化的活跃固然有赖于深层的经济结构的变异,但更需要理论思维的间接突破。“理学之变而师心也,自乐越始也。”诚如是言,王阳明正是晚明文化变革的理论先驱。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豪迈不羁出自天性
儿从天上云中来
父亲的轶事
“打破维扬水底天”
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只此一番话,说得守仁出了一身冷汗。想要再问,蔡道士笑着拱了拱手,扬长而去,全不像道家人物,倒显露出江湖怪杰的本色。
但守仁仍不甘心,听说地藏洞中还有一位异人,足不出洞,坐不设榻,卧不铺席,食不举火。于是翻山越岭,找到了地藏洞。进得洞去,果见一人熟睡于石板之上。守仁站立许久,那人仍自酣睡。守仁见天色不早,只得将那人推醒。那人翻身而起,问道:“山路崎岖,你如何到得此地?”守仁也不多作解释,径问养生之道。那人却答非所问,大谈为圣为贤之道。守仁觉得奇怪,便以宋儒格物致知之说相问。那人对程颐、朱熹不措一辞,问到周敦颐和程颢,则大加赞扬:“周濂溪、程明道,倒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守仁还要再问,此人却早已倒头熟睡。
和尹继先的交往,以及在九华山的奇遇,看来带有偶然性,其实正表现出守仁自身认识上的某些变化。蓬头道士和地藏洞人虽然都是江湖散人,却都对守仁的养生话题不感兴趣,一个劝他一心一意走仕途、学为圣之道,一个劝他学濂溪、明道,做儒家好秀才。尹继先虽然教他养生,却不收他为徒。为何以前的和尚、道上及其他江湖术上总是和他谈养生,而这次却都谈为圣为学?是僧道影响丁守仁,还是僧道附会着守仁?
当然,这时守仁的思绪仍是矛盾的。若说迷恋佛老,便不应有蓬头道士和地藏洞人的出现;若说进取之心正盛,在九华山所作的《题四老围棋图》却又显露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世外烟霞亦许时,
却怀刘项当年事,
至今风致后人思。
不及山中一著棋
阳明洞中识佛老
从九华山下来。守仁于弘治十五年五月回京师复命。对于京中生活,他似乎感到有些厌恶了。仍然是原来那些朋友、仍然是原来那些事务,他觉得应该静下心来认真进行思考。但是他没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抉择,只得挑灯夜战。不想疲劳过度,又病倒了。他想起了故乡余姚,那是一块多好的天地、多自由的空间,应该回去住一些时间,或许还会有别的收获。
于是,守仁递交了他出仕以后的第一份告假书,理由是身体一向有病,这次江北录囚,劳累过度,致使旧病复发,加上自己和父亲都在京师任职,祖母岑氏年逾八十,所以请求回余姚老家,一面养病,一面也在祖母身边尽孝。历代统治者都提倡孝道,家有孝子,国才有忠臣。守仁既然提出养病、侍亲,告假书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