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5.60目录:图书,传记,传媒英才,报人,
品牌:谢泳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18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870701X
·条码:9787508707013
·版次:2005-0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储安平,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7年6月储安平响应号召,“大鸣大放”,做了“党天下”的发言,被打成右派。1966的9月上旬储安平“失踪”,生死不明。有投河自杀、蹈海而死、出家做和尚和被红卫兵造反派活活打死等传说,但甩的传说均未得到确证。1982年,中央统战部正式做出“死亡结论”。
《观察》是储安平创办于1946年9月1日的杂志,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大受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和喜爱,后被国民党查封。1949年11月1日复刊,1950年5月奉命改为《新观察》。
想给储安平写传记的人很多,但由于档案没有公开,所以至今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著名学者谢泳在这部《储安平与》的专著中,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
《观察》是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前这一段内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论坛,知识分子就是好议论,议论需要讲台和刊物。《观察》及时提供了论坛,一时风行全国。现在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很少不曾是《观察》的读者。——费孝通·1985年
储安平这个人,他受过英国的教育,相信英国的制度,他以为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种民主。因此一谈心,他终以为这是可以效法的,他才气纵横而骄傲绝顶,万事不肯下人,其实归根结芾他只是一个书生,当别人在引蛇出洞时,他却自投落网,竟以身殉,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冯英子·1994年
作者简介
谢泳:男,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学报编辑。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1995年起在黄河杂志社任编辑。现为黄河杂志副主编。 198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著有《禁锢下的呐喊——1978至1989年的中国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论文集 1996年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主要方向是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著有《〈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 1996年后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 目前正在从事有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工作。撰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
媒体推荐
书评
《观察》是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前这一段内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论坛,知识分子就是好议论,议论需要讲台和刊物。《观察》及时提供了论坛,一时风行全国。现在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很少不曾是《观察》的读者。
——费孝通·1985年
储安平这个人,他受过英国的教育,相信英国的制度,他以为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种民主。因此一谈心,他终以为这是可以效法的,他才气纵横而骄傲绝顶,万事不肯下人,其实归根结蒂他只是一个书生,当别人在引蛇出洞时,他却自投落网,竟以身殉,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
——冯英子·1994年
编辑推荐
储安平,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7年6月储安平响应号召,“大鸣大放”,做了“党天下”的发言,被打成右派。1966的9月上旬储安平“失踪”,生死不明。有投河自杀、蹈海而死、出家做和尚和被红卫兵造反派活活打死等传说,但甩的传说均未得到确证。1982年,中央统战部正式做出“死亡结论”。
《观察》是储安平创办于1946年9月1日的杂志,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大受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和喜爱,后被国民党查封。1949年11月1日复刊,1950年5月奉命改为《新观察》。
想给储安平写传记的人很多,但由于档案没有公开,所以至今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著名学者谢泳在这部《储安平与》的专著中,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
《观察》是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前这一段内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论坛,知识分子就是好议论,议论需要讲台和刊物。《观察》及时提供了论坛,一时风行全国。现在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很少不曾是《观察》的读者。——费孝通·1985年
储安平这个人,他受过英国的教育,相信英国的制度,他以为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种民主。因此一谈心,他终以为这是可以效法的,他才气纵横而骄傲绝顶,万事不肯下人,其实归根结芾他只是一个书生,当别人在引蛇出洞时,他却自投落网,竟以身殉,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冯英子·1994年
目录
第一章 储安平的一生
第一节 早年储安平
第二节 光华大学
第三节 早年的文学活动
第四节 在湘西
第五节 在重庆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