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回头看看中国家电行业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除了收获巨大的市场份额、大规模企业等硕果外,产能过剩这一老问题多年来还困扰并阻碍着家电业的可持续发展。
溯源求本,造成家电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复杂而多变的。由于我国家电产业起步晚、底子薄,多是以模仿和借鉴起家,因此在发展之初缺乏相应的产业门槛限制,造成了许多企业和项目一窝峰上马。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及企业只看到了快速成长、繁荣发展的一面,缺乏对各个领域的规范和限制,行业性法律法规始终落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最终,单一产业领域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这使许多企业的发展成了跛脚。面对诸多竞争对手,造成了企业的消耗型投入、无序化竞争,破坏了市场健康的竞争秩序,同时自身的产能和规模还在不断扩张。最终决定企业发展的因素不是核心竞争力,亦不是品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等正规层面上的产业因素,而是企业能力的内耗,以及政府资源的支持大小。
毫无疑问,产能在发展初期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我国家电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依托产能优势,以及相配套的产业链、人力成本等因素,我国家电在发展初期能够实现快速的成长,特别是面对外资企业的诸多优势,规范管理、雄厚资金、领先技术等,仍然能够保持着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成也产能,败也产能。在我国家电企业发展至今,建立在产能规模化基础之上的扩张,成就了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家电企业,例如海尔、TCL等。同时,更多的家电企业在产能扩张的迷途中,终因消耗过大从而走进死胡同。像迎燕、乐华、长岭、古桥等等。
正是由于盲目无序的产能扩张,导致许多企业的竞争误入歧途。建立在一定规模化基础上的价格恶战持续不断,在降低了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的同时,也误导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忽视了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至今,我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还缺乏技术和管理上的领先性,只能一味地采取跟随策略。此外,由于局限于产能的比拼和技术创新体系的缺乏,我国家电企业的竞争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呈现出典型的同质化,即产品、渠道、促销、价格等种种因素,九成左右的企业都存在着严重的相似或相同。这显然是不利于我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
如此看来,对待产能的问题,企业关键要能够把握度。首先要摸清支撑市场效益最大化的产能基数;其次还要优化内部结构,实现产能的效益最大化;最后要有清醒的态度,对产能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