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1.0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
品牌:李幼蒸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7563339043
·条码:97875633390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当下学界前沿领域“历史符号学”的探讨,论及了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理论角度,重新思考中西学术比较研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特别是符号学和解释学在中西比较研究中的作用。全书分四个部分:比较历史理论,比较符号学分析,比较学术评论和2002年符号学之旅。
作者简介
李幼蒸,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符号学学会理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学术顾问,“史学理论前沿”丛书学术顾问。
媒体推荐
序
过去十年来是我专注于“史学理论和符号学”问题的时期,除在德国承担有关中国思想史符号学分析写作计划之外,也在不同情况下通过会议、讲演、论文写作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跨学科领域中的种种问题。旅居加州湾区的这五年里,研读和写作也大致未离此课题范围。今年下半年又在此主题范围内进行多次学术访问:6月在巴黎的“史学理论”考察和里昂的符号学访谈,7月在德国卡塞尔的符号学会议,以及9月在杭州的“符号学和人文科学方法论”会议,等等。现在我把十年来在海内外发表过的相关论文和议论汇集成册,以就教于海内外华人学界。希望我的特殊的观察角度能够有助于读者了解今日人文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与符号学研究的关系。在我看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性质和探讨未来学术的方向首先应摆脱现有学术框架的限制,主要是当前西方人文科学教学科研体制的限制。“符号学”和“历史理论”都是在人文科学内突破传统学科限制的工作领域。
广义而言,符号学和历史理论都是“比较学术研究”总类内的亚类。所谓“比较”涉及语言、历史、学科和方法各个方面。顾名思义,比较研究自然超越了各种学科的固有范围,从材料、方法、风格到评估标准。因此,比较研究的方向和性格与专业学科的方向和性格之间具有内在的分歧性,其所需要的教学科研条件往往不是主流学科体系所能现成提供的,文、史、哲、语、宗、艺均如此。换言之,比较研究学者需要超越主流学科框架去进行额外的工作。也就是说,“额外工作”要求研究者在主流学科规范之外去发挥独立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并勇于面对由此而来的学术性、职业性,以及甚至是社会性的压力。因为,在今日学术教育广泛商业化的时代,主流学科易于成为学者知识分子获得职业性和商业性成功的运作基础。比较研究则倾向于削弱主流学科领域的“辖权”及其准则的权威性,从而不免影响到学人的职业性利益。不幸,非学术性的利益竞争和学术制度内的势力较量今日已成为比较学术发展的严重障碍,我们特别可以从已高度制度化的当代西方教育学术界察觉其影响。今日西方教育学术界中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都对思想和学术的方向和方式产生有效的限制作用。
不过,半个世纪以来,比较研究已经成为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今日中西人文科学理论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恰恰在于如何全面系统地推动比较研究活动。所谓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方向正体现了比较研究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前者指学际方法论和理论的互动研究,后者指不同文化传统的历史资料之间的有效会通。二者均与学科间现成的严格划界观念相冲突,包括那些已转化为新的“学科”的比较研究领域(比较文学,汉学,甚至符号学)。作为比较研究中最具动力性和创发性的领域如符号学和历史理论,其主要任务不在于形成固定的对象和方法的辖区,而在于通过研究各相关学科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新的视野、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运作框架。所以二者是比较研究中的理论运作“指挥中心”之一。比较研究不仅不是企图摆脱传统学科的标新立异之举,反而是以传统学科为基础和对象的学术创新活动。传统学科和比较研究必然在对象材料方面大幅重叠,却在目标和方法方面多有歧异,包括轻重缓急运作策略方面的歧异。比较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如符号学和解释学)的一个中心任务在于处理人文科学全局性、关系性和(社会、文化、学术方面)应用性的问题,从而表现了更高的分析性和综合性功能。这样,从理论上说,比较研究理论今日实应成为和主流传统学科相互配合、共同进取的学术伙伴,如果学者能够多从追求学术真理,少从追求学术名利角度立身处世的话。不言而喻,按照今日不分真理和利益的现代“智者派”观点来看,这一基本学风准则并不可取。智者派功利主义态度和学术商业制度化的结合已导致今日人文学术思想革新滞碍难行。幸而在学术制度化较为松动的中国学界,比较研究创新的机会似乎可能要比西方学界还来得大些。西方较严格的学科分划制度往往反易于成为学术商业化竞争中派系运作的有效基础,其派系竞争具有制度化保障,非派系性的创新企图极难获得落脚点。在今日西方也不存在一个超制度的个人进取精神传统。本文集对国内读者的期望部分地也在于此。
……
目录
序
导论 “历史符号学”的概念
第一部分 比较历史理论
第二部分 比较符号学分析
第三部分 比较学术评论
第四部分 美欧亚符号学之旅(2002):关于符号学的性质、功能和方向的思考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与西方和日本的中国人文学研究不同,中国符号学的任务是双向的:促进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现代化和促进中外人文理论交流,并继而丰富世界人文科学的理论构成。今日的中国人文学术的任务已不只是借助西方科学方法来改造中国传统学术,而且是进而参与世界人文科学现代化的全球努力。这就是说,中国学术界的任务将不会仅以发展本国人文学术传统为满足;作为世界一分子,其任务还将包括参与人类共同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建设。中国人已经成功地在世界科技领域积极参与人类知识创造,中国人更应有资格在本民族历史上原本擅长的人文领域中对全人类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学术内容和方向的选择与学术理论的原始生产地无关,而与对人类现存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有关。文化学术的史地属性是相对的和变动的,学术知识一旦出现即可为一切能掌握它的人“听有”。“属于”和“所有”不应再指文化产品的创生地和创生者的国籍(除非在历史的或法律的意义上),而是指个人智能对知识产品的实际掌握。在此意义上,本身也是在前人基础上获得成功的知识原创者,并无权利也无能力去“控制”产品的“所有权”。对此;符号学研究的兴起又对此非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提出了新的解释,因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统一学术研究方向首先须要破除人文学术“归属性”的历史偏见,反对各种潜在意义上的知识威权主义。瑞典高本汉数十年前所创立的古汉语语法理论超过了同时代中国专家的水准,虽然他的中文修养必然远逊于中国同行。与同一个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方面”或课题类别多种多样,同一对象的一个侧面的专家与该对象其他侧面的专家所具有的知识专长可以非常不同,尽管他们“拥有”同一对象。本国人长于语言历史不等于长于对该浯史的理论研究;本国人中精于考据学的不见得长于文史思想分析。如果执守于固定性的传统学术分科并以此为基础排定学术权威的级次,就难免会缩小了学术视野和对学术能力多样化的认知,从而使学术价值成就的认定趋于简单化。例如,如果把理论化简单地理解作西方古典哲深化,之后又把后者理解为对原典的语史材料研究的专门化,就会因而混淆了现代人文学术研究中不同门类的任务。结果可能是,熟悉原典的也可能是欠缺对其具有理论认知能力的。
电影之所以是当代符号学的主要对象之一,首先因为作为综合艺术媒介,电影为符号学提供了时空构成上极为复杂的文化对象,从而刺激了一般符号学理论思维的兴趣。符号学之所以是电影理论的主要方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