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9.40目录:图书,家庭,家庭医护,家庭应急常识,
品牌:唐可京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页码:349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53593076X
·条码:9787535930767
·版次:2003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其防治任务十分迫切。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进展很快,对许多疾病的认识有了本质的改变,一些疾病的预后也大为改观。
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一场在我国广东省首先出现,并很快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流行趋势的“瘟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曾一度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恐慌。“非典”现已告一段落,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会再来,但我们相信它再也不会造成那样的恐慌。究其原因,除了我们通过全球科研人员和临床专家的紧密合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非典”的病因及治疗手段外,相当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和科普宣传让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了解了“非典”的传播规律和预防方法,尽可能地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和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的现象,故最终能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的胜利。在“非典”的治疗中,中医中药和饮食调节也功不可没。所以,病人或群众能够掌握一些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懂得疾病的一般预防和治疗措施是相当有益的。
本书即是从此目的出发,简单介绍了呼吸系统的解剖,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并介绍了包括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并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提供了一些食疗处方,相信对患者和一般群众均有相当的裨益。
媒体推荐
书评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其防治任务十分迫切。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进展很快,对许多疾病的认识有了本质的改变,一些疾病的预后也大为改观。
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一场在我国广东省首先出现,并很快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流行趋势的“瘟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曾一度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恐慌。“非典”现已告一段落,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会再来,但我们相信它再也不会造成那样的恐慌。究其原因,除了我们通过全球科研人员和临床专家的紧密合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非典”的病因及治疗手段外,相当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和科普宣传让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了解了“非典”的传播规律和预防方法,尽可能地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和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的现象,故最终能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的胜利。在“非典”的治疗中,中医中药和饮食调节也功不可没。所以,病人或群众能够掌握一些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懂得疾病的一般预防和治疗措施是相当有益的。
本书即是从此目的出发,简单介绍了呼吸系统的解剖,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并介绍了包括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并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提供了一些食疗处方,相信对患者和一般群众均有相当的裨益。
由于中医和饮食治疗的参考文献来源不尽相同且各有根据,且限于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本书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和指正。
编者
2003年7月20日
编辑推荐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其防治任务十分迫切。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进展很快,对许多疾病的认识有了本质的改变,一些疾病的预后也大为改观。
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一场在我国广东省首先出现,并很快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流行趋势的“瘟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曾一度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恐慌。“非典”现已告一段落,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会再来,但我们相信它再也不会造成那样的恐慌。究其原因,除了我们通过全球科研人员和临床专家的紧密合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非典”的病因及治疗手段外,相当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和科普宣传让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了解了“非典”的传播规律和预防方法,尽可能地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和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的现象,故最终能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的胜利。在“非典”的治疗中,中医中药和饮食调节也功不可没。所以,病人或群众能够掌握一些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懂得疾病的一般预防和治疗措施是相当有益的。
本书即是从此目的出发,简单介绍了呼吸系统的解剖,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并介绍了包括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并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提供了一些食疗处方,相信对患者和一般群众均有相当的裨益。
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解剖
一、上呼吸道
(一)鼻腔
(二)咽
(三)喉
二、下呼吸道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二)缺氧对机体的危害
缺氧可对机体各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危害,损害的程度与缺氧发生的快慢及缺氧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组织器官缺氧,可产生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和细胞损害。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很差,在体温37℃时循环停止3~5分钟,脑组织就可遭到不可逆的损害。脑组织各部分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大脑皮层的耐受性最差,脑干耐受性最好。中度缺氧时患者即可出现疲劳、忧郁、淡漠等大脑皮层的抑制症状,还可出现视力模糊、发音困难、共济失调。严重缺氧则可引起脑水肿,颅內压增高,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急性缺氧时主动脉体、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缺氧刺激,使呼吸增快加深。缺氧时损害了血管內皮细胞,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导致肺水肿。缺氧支气管粘膜上的肥大细胞增多,从而使组胺、前列腺素、5-羟色胺等的分泌增加,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缺氧还可使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长期的肺动脉高压必然导致右心室肥厚和肺源性心脏病。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中度缺氧可反射性地刺激心脏,使心率增快,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而严重缺氧又使得心肌內乳酸积聚,心肌收缩力受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排血量下降。心脏传导系统缺氧后的功能紊乱常导致心律失常,容易诱发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三)氧气疗法的适应证
1.低氧血症:一般认为,成人低氧血症患者PaO2小于8kpa(60ImmHg)时,即可给予氧气疗法。为了合理用氧,需将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两类,一类为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常见于COPD患者;另一类为单纯低氧血症,如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
在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由于体內CO2潴留致呼吸中枢对CO2反应性差,呼吸中枢的驱动主要靠低氧血症对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给氧后,随着PaO2的升高,呼吸中枢由于丧失刺激原而受到严重抑制。因此,给这类患者氧疗时要采取精确控制的低流量氧疗,使得Pa02升高到8kpa(60mmHg),而hC02上升不超过2.670a(20mmHg)就达到了氧疗的目的。
单纯低氧血症的患者,可给予较高浓度的氧,使患者的PaO2,迅速升高以保证适当的组织氧合,又不引起氧中毒。一般使PaO2保持在8—10.67kPa(60一80mmHg)较为理想。
2.血氧正常的缺氧:有时在没有低氧血症情况下也可发生组织缺氧,如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输出量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中毒、贫血等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