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38.20目录:图书,运动与健康,武术、太极、气功,
品牌:李树峻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页码:43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1653343
·条码:9787801653345
·版次:2006年6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适合太极拳学习者或对其感兴趣者阅读。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三部分:太极传人李树峻的习武经历、太极文选、太极释义、太极功夫和太极体用选录。故事情节生动,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了民间拳坊的太极拳人李树峻的习武经历、太极文选及其太极释义,该部分内容故事情节性强,语言平实、通俗,可读性很强;中篇为太极功夫系列,图片和文字同步介绍,可操作性强;下篇为太极体用选录,主要介绍了其练习太极拳后所悟的心得。
作者简介
“太极五虎“之一李经梧先生长子李树峻,出生于1942年,幼承庭训,功夫精湛。自8岁始,先从父亲习拳5年,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基础,再得陈发科师爷、王子英师爷厚爱,亲传陈式炮捶、吴式太极刀、太极推手等,是现今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得到陈、吴两大太极高手口传心授、单兵教练的太极传人。
李树峻曾在16岁(1958年)和20岁(1962年)两次获得北京市武术比赛的太极拳冠军,之后淡出武林。但他培养的学生曾数次在其后的武术比赛中夺魁。
李树峻参加工作以后,在国营618厂历任工人、干部、经理,2003年退休前,在618厂下属的101厂任厂长兼书记(正处级)。退休后在武术名家门惠丰教授及陈式太极拳前辈冯志强、吴式太极拳前辈李秉慈等先生推举下,开始参加北京市及各地的武术活动,并积极发挥作用。
媒体推荐
书评
练太极拳的人很多,除去那些晨练的老人,真正拜师学艺的年轻人也不少,但其中能得到明师指点,又能刻苦练习而学有所成的人并不多。李树峻就是这不多的人当中的一个。他自幼随父亲李经梧练拳,后又得到陈发科、王子英、杨禹廷等前辈的亲自传授,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青少年时即获得两次北京市武术比赛的太极拳冠军。可惜后来因故淡出武林。现在,这位蛰伏多年的太极传人要重返武林了,他所见证的历史,他所传承的技艺,是弥足珍贵的,是值得我们阅读、了解和珍藏的。
——冯雪松
李树峻不可多得,本书不可多得,这是因为民间心传口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多得。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初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来的东西就是不同凡响,因此才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因此才被家乡的人戏称:老禅从陈家沟办来了”好货”。
陈发科的炮捶,王子英的推手,历来被拳家所推崇。他们的传人李树峻来自民间拳坊,太极精品从拳坊合盘端出,奉献于读者面前。
——单颖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太极拳学习者或对其感兴趣者阅读。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三部分:太极传人李树峻的习武经历、太极文选、太极释义、太极功夫和太极体用选录。故事情节生动,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
目录
序一将门虎子太极后贤一一李秉慈
序二宏扬国粹期盼人才一一门惠丰
序三国人要有“国术”意识一一孙伯彦
序四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门学问一一陶济生
序五师门一幸事武坛添佳篇一一王大勇
序六隐显行藏一太极一一梅墨生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说来话长,我家祖籍山东掖县(今莱州),是一个平原而临海的富饶之地,这是一方乡风淳朴、人情淳厚的热土,这里的人们崇文尚武,十里八乡的人都称这里是“拳窝子”。从清末、民国到现在,武林高手辈出,仅太极拳就出现了王茂斋、王子英、修丕勋及家父等诸多大家。
我的父亲李经梧,也是自幼就酷爱武术,他从十四岁就闯关东,并与结拜兄弟孙枫秋一起拜在刘子源门下习弥踪拳。他为人行侠仗义,一天晚间在与孙枫秋回家的路上,见几个酒气熏天的外国人拦着一个中国女子,不让走,而且动手动脚。兄弟二人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与外国人大打出手,使中国女子脱离险境,但却遭到租界当局的通缉。哈尔滨呆不下了,他们辗转来到当时的北平,兄弟俩合伙在西单开了一家“五洲百货店”。创业的艰难挡不住他们对武术的喜爱和追求。进北平前,师父刘子源特别叮嘱:“北平武林藏龙卧虎,尤以太极拳为最,如有机缘,一定要接触太极拳”。因此,家父对太极拳格外留意,后经气功大师胡耀贞及其他人的介绍,拜在吴式太极拳名师赵铁庵和陈式太极拳名师陈发科门下,据说家父在向两位太极宗师学艺前,曾与师爷们接手较技,本来是一身功夫的家父竟无法施展,用家父的话形容就是“跟赵师爷交手时拳拳落空,像掉进陷阱一般”。“跟陈师爷交手时,则无处下手,若硬进则跌出更远”。得遇明师后,家父特别兴奋,并按武林规矩磕头行拜师大礼。
在那个时代,陈式拳历来是家族式的传承,且传男不传女,当时陈老先生也一直是只教学生,不收徒弟,更没有拜师的程式。后在家父和和孙枫秋等人的一再要求下,陈发科破例参照吴式拳门的拜师规矩,家父与孙枫秋、宋麟阁、刘金生、田秀臣五人向陈发科递帖磕头,成为了陈发科师爷的首批人室弟子。在陈、吴前辈们的合力栽培下,家父的拳艺大进,渐渐的,“李经梧”的名字在陈、吴的门人中无人不知。
P4
家父是一个非常尊师重道的人,对师父及其家人的生活,家父都无微不至地照料。我小的时候,记得当时家里在保证我一个人吃上“洋白面”的情况下(当时我是正长身体的孩子,全家人都宠我,家中其他人大部分时间要吃“共和面”。)家父每月都要给陈师爷家送去两袋,即便自家吃不上,也要给师父送去,可见师徒之间感情极深。
家父正式教我练拳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当时,家父回山东老家’赋闲”,这段时间,在家乡教了一批弟子,我8岁那年,家父就教我练拳了。家父秉性严谨,教拳时,更是一丝不苟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