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硅谷动力专稿】很长时间以来,能够提供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应用功能的办公套件一直是用户在电脑上使用最多的应用程序。对于Windows用户来说,他们主要使用微软的Office办公套件,而对于开源用户来说,他们往往选择、OpenOffice.org。
经过几年的发展,OpenOffice.org已经发展到了3.0版本。OpenOffice 3.0能够提供与微软Office更好的互操作性,并且还具备一个新的可扩展框架,用来向开源办公套件增加新功能。
在微软忙于处理Office Open XML (OOXML) 面临的标准化问题以及来自在线替代品比如谷歌的竞争时, OpenOffice 3.0发布了。不过,OpenOffice 3.0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这次升级能否让用户普遍将它视作微软Office软件的一个有效的替代品。
“百分之九十五的用户都认为OpenOffice.org可以完全取代微软的Office套件,” 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高级产品营销经理Grant H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Novell公司对于OpenOffice的研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其SUSE Linux发行版已经将OpenOffice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虽然目前的OpenOffice.org产品在功能上可能不会与微软的Office完全匹配,不过由于它具备同Office文件格式强大的互操作性,再加上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较低的维护和培训成本,这些使得OpenOffice.org成为一个非常有新引力的替代品。” Grant Ho说。
Ho 表示,Novell公司对于OpenOffice 3.0的贡献包括改善它与微软Office文档格式的互操作性、Calc以及VBA宏支持。
就其本身而言,微软并不担心OpenOffice 3.0的冲击。
“我们努力在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增加新功能,比如深度集成、Web功能、移动性、技术支持、协作和统一通信,因为这是我们的客户所期望的。” 微软高级营销经理Michael Cro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而开源办公套件并非都具备这些功能。”并非所有的OpenOffice用户者都将替代微软Office作为终极目标。Sun Microsystems公司OpenOffice.org社区经理Louis Suarez-Potts 认为OpenOffice的功能要比微软的Office办公套件功能更强大,并且能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
“我们不会按照一刀切的模式来研发OpenOffice,因为那是极端错误的。”Suarez-Potts解释说。
在他看来,OpenOffice 3.0最重要的一个新特性是能够通过扩展框架添加新功能,就像目前的Firefox浏览器那样。比如,你可以从extensions.services.openoffice.org上寻找和下载自己喜欢的OpenOffice插件。
“这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访问我们提供的插件库并下载喜欢的插件,从而对OpenOffice.org 或 StarOffice(与OpenOffice.org拥有相同的代码库)进行非常显著的修改,而不是细微的改动。” Suarez-Potts说。“这样,用户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搭建属于自己的OpenOffice,省去了所有不必要的插件。用户可以田间免费的扩展软件,甚至还能将OpenOffice与另外一个应用程序连接在一起。”
“这种设计思想是非常灵活的并且功能强大,甚至任何受过最简单培训的人都能很容易地对代码进行修改,” Suarez-Potts补充说。
Suarez-Potts还指出,OpenOffice有一个PDF导入插件程序,这意味着你可以从外部导入PDF文件,然后对它们进行编辑。处理文档格式尤其是开放的文档格式是Suarez-Potts的团队的主要任务。
“我们使用OpenDocument Format(ODF)文档格式,这么做的意义在于使用户不仅能够免受某个供应商的限制,而且还能让用户具备一系列专有应用和准时制(JIT)应用来处理各种任务。” Suarez-Potts说。
“没有必要依靠或指望任何一个单一的应用就能完成所有工作,否则就是曲解了现代软件学的宗旨。现代软件学提倡灵活性和速度,提供在网上将多个应用无缝集成,高效地完成某个任务。而传统的设计思想是利用一个单一庞大的软件完成任务,没有户操作性、协作性。”Suarez-Potts补充说。
Sun对于OpenOffice并不陌生。Suarez-Potts说,Sun公司的许多工程师2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编写OpenOffice的底层代码。1999年,Sun收购了StarOffice(OpenOffice的前身和基础)。迄今为止,OpenOffice的用户已经超过了50万,uarez-Potts说。
“在过去,大型应用软件进行比较的时候,谁具备的功能越多谁的优势就越大,” Suarez-Potts说。“现在,这种设计思想已经过时了。未来是小型、便携式应用程序的天下,它们通过相同的格式和设计逻辑无缝结合在一起,共同协作来完成一项任务。开放的还是专有的---这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