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展望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三大趋势:公共服务将是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资源共享和应用整合将成为重点,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回头看
2007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重大事件回顾
2007 年2月8日,春节前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2007年度第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启动全国电子政务检查的通知,同时也拉开了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工作的序幕。本次全国电子政务大检查是当年电子政务历程中的头等大事,本次大检查不管从检查工作规格、覆盖范围、历时,还是牵动的中央部门,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本次检查形成的检查报告建议势必成为新一届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策的重要参考甚至是依据。
2007 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并决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 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也是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得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面有了法定依据,因此《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际上成为了我国电子政务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行政法规。
2007年8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签发委第55号令《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信息化工程提出的系统性管理规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2007 年9月30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这标志着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为各部门各地区开展业务应用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资源丰富、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公共平台。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早在 2006年5月,中办和国办联合转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成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载体。
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告成立。低头看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需要提高电子政务对公众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尤其在方便群众
办事、改善百姓生活等方面。由于广大社区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滞后,通过信息手段开展的服务难以传递给公众,造成了电子政务社会认知度不高。很多地区,电子政务仍然集中在政府内部,绩效目标仍然集中在行政管理上,在对外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服务等方面开展的非常少,导致公众在电子政务上的受益不高。
建议: 把电子政务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把电子政务建设重点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服务导向,把电子政务的建设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把社会公众的受益作为电子政务绩效的最重要标尺。
第二,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仍然不很健全。我们认为,管理体制仍然是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各地区基本都建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并且都是行政一把手或主管领导挂帅,但是很多地方领导小组并没有真正发挥领导和决策作用,甚至有些地方领导小组自成立以后都没有开过会。更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执行机制。
建议: 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新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有利于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理顺。建议各地方电子政务主管机构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职责,并进一步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权威作用。建议考虑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行政效能考核,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和政府监察机构共同监督评估电子政务建设效果。
第三,信息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不理想。信息共享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电子政务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障碍”,而这一“障碍”主要是源自于多年来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信息共享的机制没有建立,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建议: 加大信息共享制度的研究和制定,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在项目立项上,要引导系统设计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缺乏标准规范。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信息系统运维逐渐成为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信息系统运维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外包机制、外包商职责、费用预算和计费标准、运维流程和质量标准等方面没有行业规范,这不仅仅影响到电子政务系统运行质量,还会制约运维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
建议: 有关部门发动研究机构,尽快研制适合我国电子政务实际情况的运维管理标准规范,建议财政部门研究运维费用预算标准和拨付方式。抬头看
我国电子政务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趋势
面向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价值取向。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越来越重视公共服务的建设,将重点提供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三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积极推动政务公开,提高在线办事能力,打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
第二,资源共享和应用整合成为重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各地电子政务建设将会重点确保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的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各地方将利用国家标准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部署,促进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第三,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更加紧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到了电子政务,明确电子政务作为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将逐步形成电子政务发展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