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科技部火炬中心获悉,2008年全国技术市场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26343项,成交金额2665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和19.7%,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由上年的101万元提高到118万元。成交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0.89%,较上年增长0.02个百分点。
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启动一年多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效果日益凸显。统计数据显示,四类合同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金额居首位,为1075亿元,增幅22.8%,其中,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开发明显增加,成交金额990亿元,占技术开发合同成交总金额的92.1%和全国成交总金额的37.1%;技术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技术转让合同金额增长532亿元,增幅居首位,为26.7%;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较上年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此外,在软件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成为技术合同交易的重点领域。2008年,涉及计算机软件的电子信息技术合同继续位居各领域成交金额之首,达到898亿元,较上年增长18.6%。其次为先进制造技术和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领域,成交金额分别为475亿元和321亿元。各技术领域中,农业领域的技术合同与上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技术交易出现负增长,成交金额下降12%。
随着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尤为突出。软件著作权和技术秘密交易为知识产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专利技术交易日益活跃。
2008年,全国软件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入,一大批软件骨干企业应运而生,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技术交易增长明显,达到330亿元,同比增长29.2%;专利技术交易成交金额244亿元,同比增长99.6%,占全国成交总金额的比例较上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9.2%。
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我国技术转移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适用于不同技术的转移。企业、院所、高校若想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窘境,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转移之路。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例,仅2008年1月到9月,其日均技术交易额就达7000多万元。以企业为主体,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是其技术转移的一种重要模式。如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转化基地与技术服务网络,在盘活国家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科研成果上取得了成功。
海淀园的产学研合作已经渗透到知识—技术—产品—产业这个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在技术创新源头的培养上,以创新型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一大批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国际标准相继涌现出来,在众多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企业和大学共建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共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既可以保障研究的深度,又能满足技术转移的实用性及产业化要求。
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联合组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与国内建筑领域的多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与日本各工程局成立了中日隧道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与7家高科技饲料企业成立“7+1”高科技饲料联合体,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和新模式的践行者,目前饲料所科技开发收入达到总收入的60%左右。
作为国内技术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北京市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技术转移服务业的发展模式。2月11-14日,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技术转移部和投资银行部携手赴江苏扬州、浙江嘉兴两地考察并达成跨地区技术转移服务的合作意向。扬州广陵区以精密机械、液压装备、呼叫中心、食品加工等为支柱产业,以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为新兴产业,将围绕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与科技资源招商与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开展跨地区合作。在浙江嘉兴,双方将国际技术转移、奥运科技成果推广、科技金融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力争促成两地间更高层次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合作。(文/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