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事项。会议指出,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对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强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调整优化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财政投入结构,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加大对“加快研发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等五项任务的投入;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科技支撑”与“振兴规划”如影相随
在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研究部署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事项外,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至此,历经40余天绘就的、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仅见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蓝图全部出齐。纵观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渡过当前难关是首要着眼点,更长远的目标则是通过产业调整,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和做大做强,实现产业提升和布局优化,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对日前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具结。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想实现预期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企业联合重组;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一位长期从事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蓝图中,“科技支撑”与“振兴规划”如影相随。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进行优化升级,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开发能力,支持填补国内空白、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及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配套产品研发。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果不能与科学技术形成有效的合力,就如同在沙漠上建高楼,难以找到支撑点。”该学者指出。科技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新能源汽车是非常大的课题,其研发和试验需要几百亿元的资金。”全国政协委员胡树华目前正着手撰写一篇内容为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一个汽车联盟平台,由政府与主要企业共同出资,引入研究机构的研发人员,联合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攻关,所得的技术成果进行共享,不同企业再进行各自个性化改进与优化,通过这种方式迅速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胡树华说,他会将这份建议提交给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
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最早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着重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主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所副主任傅连学表示,政府意在借此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其实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不仅仅是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要在科技支撑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表述得更加明确:加快振兴纺织工业,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该规划同时提出,优化区域布局,东部沿海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使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总量减少,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非常不利。但是,在科技支撑下,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份额还可以继续提升。
“轻工业面临的困难,既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又有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在市场形势变化时被激化的因素。轻工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品牌建设有待加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说,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培育出一批国内知名轻工品牌,但国际知名品牌屈指可数,自主品牌建设尚处于成长阶段,产品出口贴牌现象比较普遍,在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和营销的产业链中局限于加工制造,严重影响了产品附加值,也影响了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的提高。
“按照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轻工产业将选择对国内消费拉动作用显著、出口创汇额较大、产业关联度较高、环境影响相对突出、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行业及企业为振兴重点;找准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能够带动行业全局、见效迅速、促进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项目作为扶持重点;抓住对行业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大的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陈士能说。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指出,国务院批复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时,在“振兴规划”前新加了“调整”二字,说明以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出台的振兴规划,目的不仅在于阶段性的减免和补贴措施,而且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加强科技研发等作为产业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科技支撑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
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形式,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另一条主线是,以科技为支撑,推进产业内企业重组。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规划中都着重提出,要发挥大企业的技术优势及龙头作用,加快行业企业重组。
刚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有消息称,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政府加大鼓励兼并重组的力度,与汽车业目前的困境息息相关。首先,汽车业产能严重过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近10家汽车生产企业连续两年“零产量”。其次,汽车产业亏损面较大。根据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的说法,2008年,全国60%-70%的汽车企业亏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19家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655.6亿元,同比下降7.06%。仅7家利润总额高于2007年;10家企业虽然盈利,但总利润低于2007年;东南汽车、昌河公司则连续两年亏损。
被政策要求必须联合重组的不仅仅是汽车产业,钢铁产业也被重点“照顾”。《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要求,在3年内,我国钢铁业联合重组应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若干个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并且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集团产能达到45%以上。
《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同时明确,国家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宝钢、鞍本、武钢等三大央企在国内的联合重组中发挥先锋作用,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5000万吨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若干个1000万至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集团。
“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存在无序竞争。”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表示,在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新的标准下,将有更多的中小型钢铁企业被淘汰出局,大型企业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分析说,我国经济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二是高耗能造成高污染,能源浪费严重;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四是产业集群度低,产业链不完整。“从此次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可以看出,政府的长远目标是希望通过淘汰落后生产,鼓励科技创新、兼并重组,最终实现多年来一直倡导的产业提升和优化布局,从而使我国真正成为经济强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 晁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