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又一次去了美国。但与以往不同,这次出访对阿里巴巴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为了招揽一批廉价的硅谷精英,更重要的是试图在低成本的商业环境下推动阿里巴巴大规模海外扩张计划。
近日,马云表示,阿里巴巴正积极寻求与当地知名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支付宝打入美国市场。此前,阿里巴巴已经计划投入3000万美元作为海外市场营销费用,其中多数将用于美国。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计划将美国的员工数增加1倍至近50人。不过,宏观经济尚未复苏,此刻进入相对陌生且发展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环境,阿里巴巴的胜算有多大?
进军日本成绩不错
5月15日,阿里巴巴日本站将迎来1周岁生日。不到一年时间,它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拥有12万会员和140万件产品,网站日访量达10万次,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
阿里巴巴日本站首席运营官孙炯表示,阿里巴巴日本站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先进的B2B模式与日本本土化服务进行结合,这将为阿里巴巴在美国等其他海外市场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提供宝贵的经验。
马云的美国梦
15年前,马云在硅谷发现了互联网领域的商机,现在,他要把中国机遇带到美国。
上个月,包括马云在内的10名阿里巴巴高管对美国市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马云称,此行的目的不为资金和技术,而是为了全世界的用户和自己的梦想。“我们不是来这里竞争的,而是让我们想想可以一起做些什么以帮助中小企业。”他说。
根据马云的想法,在本土消费市场萎靡的情况下,美国中小企业可借助阿里巴巴旗下贸易平台,将商品出口到中国市场,以缓解眼前的生存压力。马云称,阿里巴巴已经成功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机会,对于美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能够提供同样的机会。
进军美国市场是阿里巴巴在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实施“走出去”计划的一部分。据了解,马云在美国考察期间拜会了雅虎、微软、谷歌、苹果、eBay、星巴克及通用电气等公司的高管,并进行了“极好的”会谈。
帮助美国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显然不是阿里巴巴计划的全部,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是马云开辟新疆土的重要原因。市场分析机构ForresterResearch近日发布的电子商务分析报告认为,2009年,大量美国用户会将购买渠道从传统零售商转向网络零售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部分客户削减开支所带来的影响。该报告还称,美国网络销售额在2009年预计将增长11%,达到1560亿美元。
淘宝进军美国前景如何?
马云手握的充裕现金流使其在海外扩张的道路上走得异常从容。阿里巴巴3月19日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的现金和银行结余达到66.12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年底增长25%。
拥有一笔不小的现金储备,无疑加大了阿里巴巴将淘宝打入美国市场的决心,但这远远不够。淘宝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是凭借其对本地消费者的深刻理解和及时有效的市场策略,如何在美国复制本土市场的成功经验是淘宝能否成功进军美国的决定性因素。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eBay、亚马逊占据了大部分美国市场份额,但是美国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据ForresterResearch预测,2009年全美在线销售额占总体销售额的6%左右。如此看来,阿里巴巴的挑战并不只是来自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更多地源于自身。
美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消费环境,例如消费习惯、信用体系等。对阿里巴巴之类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在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之前,需要吸取硅谷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遭遇溃败的教训。马云表示,淘宝进军美国的方式会与美国公司到中国市场发展的方法不一样。
淘宝的优势在于其背靠庞大的阿里巴巴B2B业务。B2B业务为卖家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为淘宝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保障。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妈妈分类广告业务又可以为淘宝的买卖双方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这些都是淘宝的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条件。
ThomasWeisel分析师克郭勒斯说,虽然马云的计划有点值得怀疑,但不能否认马云会成功,在中国,淘宝完全击败了eBay。“我理解他的野心,他正在塑造一个帝国。”郭勒斯表示。“中国互联网业在金融危机中不但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实现快速增长。现在是中国互联网业走出去的最好时机。”知名IT分析师程天宇说。
问题是,eBay已经基本垄断了美国在线拍卖市场,在线零售商亚马逊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新入局的淘宝要想突破重围的确有不少困难。(文/廖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