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期以来把TD-SCDMA作为自主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典型之一来支持,TD成功的意义已经超过TD本身。相比于其他两个3G技术标准,TD产业链主要是由本土企业主导,因此,对TD的大力扶持无可厚非。现在需要探讨的迫切问题是,我们已经接近极致的扶持力度会不会让TD始终在襁褓中成长,缺少了市场竞争的洗礼,TD联盟的官员日前也说,TD参与竞争对其发展更有利。
TD当然是民族产业,同时,其他两大标准带动下崛起的主要也是民族通信业。因此,在保证TD迅速做大做强的同时,我们更要确保三大3G标准都能协调发展,彼此促进。另外,对TD的政策扶持也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要尊重市场规律,完全依靠政策扶持出来的肯定不是强大的TD产业。
扶持TD要防止过犹不及
长期以来,TD创新具有最高战略意义,因此,国家给予TD的巨大扶持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年初,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科技部公布15项支持自主创新的TD加快发展的措施涉及财政资金、项目支持、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以及产业发展多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将TD产业链研发和完善纳入电子发展基金和集成电路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电子发展基金和集成电路专项资金作为扶持电子产业发展的基金早在1986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在基金连续执行的20年中,到2005年,国家累计投入39亿元,带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资金投入超过2000亿元。此次在扶持TD的财政政策中,明确给予TD相关企业的“优先”申请政策,尚属首次。
国家对TD的支持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在TD的市场拓展上,中移动居功至伟,中移动计划到2011年建成基站16万个,实现全国100%地市3G覆盖,其中TD三期要最迟年底完成。
可以说,在中移动推动下,TD的市场空间已经打开,加上中移动主导市场的地位,TD所占据的优势大大小于相对于其他3G标准所面临的劣势。此时,继续政策方面继续打力度扶持就显得过犹不及。
事实上,业界已经很多声音直指中移动拓展TD的力度并非全力以赴,而有一切等待政策缺乏主动拓展的动力。目前,从3G商用进程来看,最早起步的TD已经落后于中电信的天翼网络。
因此,中移动宣布将在国内38个城市全面推出TD无线座机业务。在全业务竞争中,固定网络是中移动的短板,但固网业务的重要客户恰恰是家庭和政企大客户,而TD无线座机的推出将为中移动弥补这一短板。更有专家明确指出,TD无线座机只是针对竞争对手,并未体现TD技术优势,有“贱卖”TD技术的嫌疑。
大胆参与市场竞争是TD成功的前提
3G竞争已经开始。经过前期部署,中国电信的3G商用将于本月全面展开,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今年下半年全国的WCDMA网络将开始大规模建设,年底将覆盖284个城市,基站建设约8万个,部分服务将于5月1日推出。284个城市建设完成后的网络规模有20万到30万个基站,284个城市可以覆盖74%的中国人口,这个规模也是世界前列的3G网络。
中移动则早在3G发牌当天就推出了全新的3G品牌。中移动于近期启动了TD三期网络设备招标。在此次招标中,中移动将为200个城市的TD网络采购设备,加上前两期的38个城市,到TD三期建设结束后,TD信号将覆盖全国238个城市。信号覆盖速度不仅落后中国电信的计划,而且将大大落后于最后启动3G的中联通。
当然,TD标准作为相对较弱的技术,在建网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尽管如此,建网速度偏慢还是让中移动的决心面临不少质疑。
另一方面,从3.15晚会曝光中移动发送垃圾短信事件以来,各地迅速抬头的恶性竞争事件频频曝光。高额赠送、买话费送话费已经稀松平常,现在甚至出现违规赠送加油票等与主营业务毫不相关的产品,个别地方还出现针对大客户的赠送轿车的案例。这不仅是差别待客,而且涉嫌商业贿赂和腐败。尽管如此,各地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查处行动。难怪新浪网友疾呼:“中移动搞恶性竞争的精力用到发展TD上去,十个TD都已经成功了。”
支持TD标准不能排他
正如前文所述,在不断强化的扶持力度和强势运营商的主导下,TD发展速度仍不尽如人意。按照中移动三期建网规划,建网速度提前于其他标准一年以上的TD不仅慢于中电信天翼网络,而且将落后于还未启动的中联通的WCDMA。而这个背景却是:一方面,TD技术迅速成熟,产业链加速扩大和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联通背负远大于中移动的成本负担,尤其中国电信,本来就最弱的移动通信盘子加上迅速被替代的固网业务,困难前所未有。所以,两家运营商均无法对中移动形成正面威胁,那么相比之下仍然缓慢的TD建网速度的原因是什么?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通信主管部门多次表示,TD标准不是排他的。因此,政府支持TD的同时,会把握好尺度。电信专家周光斌指出,工信部数据已经显示了我国电信业出现严重的滑坡,这实际上考验着监管部门的监管思维,也即如何在扶持TD的同时,保证整个电信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必须重新认识TD:TD是我国提出的技术标准,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无可厚非。但检验产品的最终话语权,在市场,不在政府,也不在监管机构。从长远看,TD成功与否,要靠自身能力,不能靠政府。
同时,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有资金实力、有技术能力的境外投资者,与国内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我国市场的3G手机,包括TD手机,也包括WCDMA和CDMA2000手机。这样的政策,才能对三大技术标准一视同仁,体现了政府的技术中立的原则。(文/沈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