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DMA产业加速在即
2月13日,中国电信移动终端产业合作高层论坛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电信、天翼电信终端、手机芯片公司、手机设计公司以及手机终端公司的400多名代表会聚一堂,畅谈中国CDMA产业的发展。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电信提出了“2009年力争新增3500万名用户、终端手机销售突破5000万台”的发展目标。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徘徊在存活和发展边缘的中国CDMA产业链条成员来讲,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其实,自从中国电信接手CDMA网,业界就一致认为这是中国CDMA产业最重要的转机。电信重组后三分天下格局的形成,让中国电信可以集中精力潜心CDMA网的运营。而在中国电信的龙头带动作用下,中国CDMA产业有望摆脱之前犹豫不定的发展局面,进入崭新的发展快车道。
中国电信接手CDMA业务之后的一系列强势动作,让人们看到中国CDMA产业快速崛起的态势。而这样的态势,更意味着3G商用时代已经到来。
关键环节缺失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然而蓬勃发展的势头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在中国CDMA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仍然是一家独大:关于CDMA和CDMA2000的1400多项专利尽在高通囊中;在CDMA手机芯片市场,凭借对于专利的垄断,高通也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TI等厂商的相继退出,目前也仅有威盛能够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CDMA产业发展到现在依然比较脆弱,我们认为上游的相关成本和费用应该持续降低,同时增加新品种类的供应,这样才能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竞争力。”宇龙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李旺明确指出,这是CDMA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CDMA产业发展壮大时更不能回避。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成本过高,通常是产业普及化最大的绊脚石,而这种高成本往往最终要由消费者买单。那么对于中国的CDMA产业发展来说,特别是3G实现商用以后,以高通CDMA专利技术为主导的市场将直接从上游增加大量的成本。眼下的情况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手机厂商进入CDMA领域需要向高通支付的入门费(通常为100万~200万美元)以及后续软件升级所支付的费用。此外,高通针对终端厂商还会收取“差异化提成费”,即如终端厂商采用非高通的通信芯片,则相比较采用高通的芯片要多付出数倍的销售专利提成费用。综上所述,体现在产业链终端上,就是消费者最终获得的产品价格会增加。目前市场上一款同样配置的手机终端,基于高通芯片的CDMA手机最终成本要比基于联发科的GSM手机成本高出20%以上。
而这样的价格杠杆倾斜也迟早会反过来作用到运营商本身,于是中国电信就不得不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要么因为终端价格激增流失消费者,要么就必须掏钱为消费者买单。而无论作何选择,最终给产业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国推行3G要耗费更多的财力物力。
因此,在技术专利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已经成为中国CDMA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特别是在中国的CDMA产业向全球最大的CDMA生态群落发展的时候,这个缺陷正日益凸显,成为产业发展无法回避的尴尬。
如果说这种影响还只局限在目前的话,那么,更深层次或者说更为严重的影响则体现在未来。虽然3G在国内刚刚启动,4G的商业试用已经在悄然进行,3G向4G的过渡不仅是一个必然同时也已经触手可及。在Verizon、SKT等公司纷纷表示将LTE作为自己的4G演进首选,尽量避免一家专利独大的局面,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3G时代对于高通依赖局面的形成,在向4G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电信将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百花齐放期待更多民族科技力量
在中国电信首轮CDMA设备招标中,中兴和华为几乎拿下半壁江山;同样,在中国电信终端集采中,本土厂商的表现也不弱于国外巨头。但是仅仅满足于这样的成绩显然无法应对上述的忧虑。通信产业在中国究竟怎样发展,显然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
比如在上游通信标准和芯片研发上,中国需要有自己民族的专利和技术。其实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不仅仅通信领域如此,扩大到整个信息科技产业概莫能外。因为唯有自主研发,才能在技术以及产品上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
随着在中国TI、诺基亚等巨头的退出,国际厂商已经完全放弃了在CDMA标准制定和芯片研发领域与高通的竞争。虽然从一方面看,这固然说明在3G时代高通的专利地位是无法绕过的礁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高通亲手打造的竞争稀缺局面,也给中国民族科技力量崛起创造了良机。对于那些退出的国际厂商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CDMA产业来说,这却是一个关系到产业生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问题。
另外,从增值和服务上,3G商用化在中国也正在不断扩大、加强,并不断改进。3G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标准,而是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运营商也需尽早参与培育3G市场,加入和领导3G价值链,在实践中积累3G运营的经验。培育和创造中国特有的业务模式和增值服务,也直接关系到3G发展的前景,以及未来迈入4G时代的基础。
所以归根结底,中国CDMA产业要蓬勃发展,更需要在各个层面加强和发展民族力量,让更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产品来推动整个产业的普及化。
我们期待这种局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