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在2008年还是取得了傲人业绩。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互联网经济依旧炙手可热。搜索引擎和网游公司更是取得长足发展。在基本上完全占据了互联网并将互联网内几乎所有的信息都纳入到了搜索引擎库里面之后,搜索引擎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能够“搜索”到东西,而是逐渐将新的内容附加入到自己的搜索产品中。网络游戏与传统娱乐方式相比较为廉价,所以受宏观经济影响程度小,在未来仍具有良好发展空间。
互联网经济依旧炙手可热
百度、搜狐、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公司发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互联网公司在2008年还是取得了傲人业绩。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互联网经济依旧炙手可热。
2008年,百度营业收入为31.9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3%,公司全年营业利润约为10.967亿元,同比增长100.4%;每股盈利为4.5美元。截至2008年第四季度,百度的广告主数量达到19.7万家,同比增长27.1%。
2008年搜狐总收入为4.291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全年净利润达1.586亿美元,同比激增450%。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成为搜狐再次飞跃的力量之源,去年第四季度,搜狐的在线游戏收入达到5840万美元,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40%,从全年来看,搜狐的在线游戏总收入达2.108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0%。
2008年,腾讯的收入达71.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7.85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大幅增长77.81%。去年,盛大净收入为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4.7%。
总体来说,主要互联网公司在2008年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搜索引擎公司不断向其它领域扩张
搜索引擎是网民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的基础应用,其使用率为68%,在各互联网应用中位列第四。2008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51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33.6%。
在基本上完全占据了互联网并将互联网内几乎所有的信息都纳入到搜索引擎库里面之后,搜索引擎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能够“搜索”到东西,而是逐渐将新的内容附加入到自己的搜索产品中。
在产品方面,各搜索引擎公司都推出了各种富有创意和独特的功能的产品。在理念方面,搜索引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搜索工具,而是成为汇聚了各种生活需求和功能的生活百科全书。
去年底,百度高调推出了自己的C2C网站——“百度有啊”,宣布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在过去的两年,百度在社区、新闻、WIKI等领域的扩张已经使它越来越不像一家搜索公司,反而更像一个Web2.0时代的门户网站。去年,百度推出“百度Hi”,百度希望借此增加用户的黏性。
在过去两年,谷歌陆续推出了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看图软件以及电子商务等业务,对雅虎、eBay 甚至微软等传统互联网巨头都构成了巨大威胁。
网络游戏受到热捧
ComScore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网游玩家数量猛增29.9%。
百度发布的网游行业搜索指数显示,2008年,国内的网游指数从去年初的150万左右升至去年末的250万左右,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去年下半年,网游行业指数仍保持了上升趋势。GPC与IDC的联合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4936万,比2007年增加了22.9%;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3.8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了76.6%。
我们认为,刺激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有:1、网络游戏与传统娱乐方式相比较为廉价,所以受宏观经济影响程度小;2、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产生了更多的网络游戏玩家;3、宽带的普及、电脑性价比的提升使得网络带宽和电脑配置提高,能支持画面更加精美、娱乐性更强的游戏;4、游戏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升,刺激了用户的参与;5、近几年,网络游戏作为高科技创意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
投资策略:关注成长性和流量
在互联网经济中,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往往是割裂开的: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也许找不到一个有效的盈利模式,一个有效的盈利模式对应的商业模式也许并没有什么前景。所以,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成长性、流量是永恒的主题。网站的成长能力决定了流量进一步扩大的空间,而将流量转化为收入的能力又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基础。
因此,投资者投资互联网公司时,要关注它们的成长性和流量。
我们认为网游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首先,我国网民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但网络普及率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将会快速提高,而作为互联网主要应用之一的网络游戏,将会拥有更多的玩家;其次,随着游戏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会刺激更多用户参与,这些用户也会通过各种有效渠道获取游戏资讯;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在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备受欢迎的Xbox、PS3和WII等游戏机并未正式在中国推出,导致大多数中国游戏玩家只有网游一种选择;最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电脑软硬件价格的快速下降,四级城市及农村地区的网络游戏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与行业特征相同,互联网类公司也遵循“创新的S形扩散”曲线,即发展初期需要一个漫长的用户规模和流量的积累,在起爆临界点以前,公司持续亏损。
一旦用户规模和流量超过起爆临界点,公司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并逐步构筑起两大竞争壁垒:一是网络“传染效应”导致用户惯性“自增长”,形成“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局面;二是边际变动成本趋近于零,公司有了巨大的成本优势,盈利的增长远远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因此,评估互联网类公司的价值,应十分看重它们的用户数和流量等指标,这也是“注意力经济”的典型特征。
从流量方面看,我们首要看好搜索引擎,百度的网页搜索在2008年达到了1500亿次,虽然搜索引擎的总流量在所有网络应用中仅排名第四,但是由于我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相对集中,仅有百度、谷歌、搜搜等有限的几家,而搜索引擎的流量变现又相对容易。因此,我们认为搜索引擎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