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哈德与韦乔斯开始合作上述突变现象以及从遗传学的角度所提出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当时还十分年轻且默默无闻的女科学家沃哈德(C·Nǘsslein-Volhard)。她想知道在这些突变的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机制,它又是如何控制发育过程的正常进行的。在1973年的一次会议上,沃哈德遇见了吉林(Walter Gehring),她鼓足勇气向他询问有关双腹突变的问题,并要求到他在巴塞尔的实验室工作。1975年,沃哈德如愿以偿来到那儿。正是在巴塞尔,沃哈德与美国遗传学家韦乔斯(Eric Wieschaus)相遇。当时沃哈德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学习果蝇发育遗传学并以此作为博士后研究课题;韦乔斯则刚好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在吉林指导下)并准备前往苏黎世从事博士后工作。两人都同样对发育问题着迷,后来他们在EMB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找到了工作。在这之前,沃哈德曾向EMBL提出过申请,但未获批准,因为EMBL认为她缺乏独自建立一个果蝇实验室的能力。也许是由于韦乔斯在遗传学方面更富有资历吧,他们的共同申请获得了成功。这使得沃哈德一开始就存在一种必须依赖韦乔斯的感觉,对于一个富有才华且有个性的研究人员来说,这种感觉当然不妙。但随着工作的展开,他们的合作逐渐走上正轨,他们的事业终于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甚至在韦乔斯离开巴塞尔去苏黎世,沃哈德前往弗雷堡从事第二份博士后工作后,他们在学术上仍保持密切联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成功合作的背后,EMBL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EMBL的管理思想就是尽可能多地吸引有才华的研究人员,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并高度尊重独创性的研究。故此,两人有一个小小的实验空间,他们没有教学责任,也没有论文写作任务,更无须受教授指导。正是在这一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成为朋友。由于两人都有强烈的个性和专业才能,那也许很容易使他们走上独立的研究道路,但最终他们还是凭着兴趣走到了一起。
沃哈德和韦乔斯最早的兴趣,是有关胚胎的广泛的形态学问题,然而受双腹突变的影响,他们很想研究卵子形成中发育的形式(pattern)是怎么受母体效应基因影响的。因为当时已经知道,影响胚胎头腹分化的因素存在于卵母细胞质中,而卵母细胞质的不同浓度又是由其上代基因所决定,所以,这就是一种母体效应基因突变。他们猜测,分节(segmentation)则可能需要合子活性基因的表达。于是,他们共同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胚胎膜式、节段的数目和特定类型是如何被决定的?它们如何随着时间而分化?母体效应基因与合子基因各自在发育中提供了怎样的关键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是否有可能通过研究突变来确定这些基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