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0岁,女,前几天照彩超时发现左肾结石:4.4mm,该如何有效地治疗?引起肾结石的原因是什么?今后该如何注意?
你的肾结石还比较小,又是女性,容易排出来。只要你多饮水,改变一些原来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自己慢慢溶解掉,排出来的。放心吧!
1、肾结石主要是生活习惯引发的。
肾结石的成因比胆结石更复杂,根据结石的类型大概可分为以下五种:
1)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80%以上
2)磷酸钙结石占结石的6-9%
3)尿酸结石:占结石的6%
4)磷酸镁胺结石:占结石的10%
5)胱氨酸结石
这些成分大都来自饮食,所以说肾结石的形成跟饮食密切相关。
2、饮食成份对结石的影响
1)蛋白质的摄取量,与肾结石直接关联。因为高蛋白饮食能促进尿液中钙的排泄,形成高尿钙;此外,高蛋白饮食通常都富含嘌呤,从而增加尿酸结石的危险性。
2)脂肪通过调节机体前列素的分泌,影响肾脏排泄钙的能力。
3)糖,尤其是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专家们发现: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有所上升。
4)高嘌呤饮食,如海鲜、猪肝、猪肾等动物内脏,各种肉汤、猪肉、牛肉等,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其最终产物是尿酸。尿中尿酸排出过多可形成尿酸结石。
5)喝水少是结石形成的直接原因:一则,喝水少,尿少,钙盐通过尿液排出得少,滞留体内,易形成钙盐结石;二则,尿浓度高,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也容易沉积,形成结石。
3、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不要再用磁化怀了。也不要喝磁化水了,长期如此,极易患结石。
2)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结石的因素之一。少吃草皮、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
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草酸的总量。所以那些容易患胆结石的人吃前最好将这些蔬菜焯一下,将溶于水的草酸过掉。
3)不要吃过量的补钙产品,保持正常饮食,注意适当吃一些蔬菜,一般应能保证钙的供应,没有必要过多补钙!!过多的钙是造成结石的根源,特别是当它与大量的维生素C合用时,更加容易得结石。
4)多喝水,一天不少于1000~2000ml,避免尿液过浓,多排尿稀释、降低钙的浓度。
5)喝些柠檬水或柠檬汁,使尿液呈酸性,从而阻止钙结石形成,甚至已成之结石也可被溶解掉。
只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疾病。
4、治疗:
1)碎石治疗
2)一般治疗
⑴保证充分饮水:尤其夏季和夜间,为避免夜间尿液过分浓缩,必须强调睡前饮水,并且在半夜再饮水一次。最好用饮用含矿物质水的磁化水,使每日尿量超过2000ml,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冲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结石。
⑵饮食:饮食成分应根据结石种类和尿液酸碱度而定。对于草酸结石,应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蕃茄、土豆、甜菜、龙须菜、果仁、茶叶、可可、巧克力等。以及含钙离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对特发性高钙尿应限制钙摄入,以减少尿钙含量;对非高尿钙的复发性草酸结石,毋需低钙饮食。如因低钙饮食致使尿草酸排泄增加而形成结石者,也不宜采用低钙饮食。控制钠摄入,钠摄入过多可使尿钙排泄增多。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尿时要吃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少食鱼和咖啡等。
如患者第一次发现结石,而无基础疾病或病理生理紊乱,则只需随诊以了解结石情况和有无新结石形成,而不需采取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⑴高钙尿:因原发性甲旁亢、类肉瘤病、甲亢、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者应作相应治疗。其他病因者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噻嗪类利尿剂:能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减少尿钙排泄。用于肾性高钙尿和吸收性高钙尿。双氢克尿噻每日50~100mg,或相应剂量的其他利尿剂。长期使用其降尿钙作用可有所下降,可引起低钙血症、低枸橼酸尿,需补充枸橼酸钙。
②磷酸钠纤维树脂:口服后在肠道与钙结合而限制钙吸收,每次2。5~5g,进食同时服用。因肠腔内钙减少,与草酸结合减少,导致肠吸收草酸增多,且该药可同时结合钙,阻止肠吸收钙,故同时应适当限制草酸摄入,而补充钙。只用于不伴骨病、血磷正常,而对限制钙摄入和噻嗪类利尿药治疗无效的吸收性高钙尿,该药使血Ca2+下降,PTH分泌增多。原发性甲旁亢、肾生高钙尿、尿钙动员增多的情况、生长期儿童和绝经后妇女不应服。
③正磷酸盐:如中性或碱性可溶性磷酸钠或钾盐,与钙结合生成磷酸钙盐,降低尿钙浓度和草酸钙饱和度。每日1。5~2。0g磷元素,分3~4次服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者和尿路感染者不用,因可引起转移性软组织钙化和感染性结石。
⑵肠源性高草酸尿:限制草酸和脂肪摄入,补充枸橼酸钾,可使尿pH和枸橼酸明显升高。一方面作为结晶形成的抑制物质,另一方面在肠道与草酸结合,阻止后者的吸收,因而减少尿草酸排泄。可用氢氧化镁或氧化镁。消胆胺可纠正肠吸收脂肪不良,但不能持续抑制吸收草酸。
⑶低尿枸橼酸性含钙肾结石:枸橼酸钾能有效地限制此类结石的形成和复发。用法为每日3~6g,分三次服用。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⑷尿酸结石:应增多尿量,限制嘌呤摄入,调整尿pH6~6。5。尤其夜间尿pH。应用枸橼酸钠和碳酸氢钠使尿pH升高时,使钙盐结晶增多,而枸橼酸钾无此缺点,故临床首选,剂量为30~60mmol/d。若同时有血尿酸增高,宜加用别嘌呤醇,控制血尿酸浓度后即改为维持量。
⑸胱近酸尿和胱氨酸悄:在保证充分饮水(常>3L/d)和碱化尿液(pH>7。5)。治疗无效时,可应用D-青霉胺治疗,每日1~2g,分次服用。后者在尿中与胱氨酸结合,形成溶解度较高的化合物从水中排出,从而降低胱氨酸含量。但其副作用较大,能引起肾病综合症、皮炎和全血细胞减少等。α-巯基丙烯甘氨酸的作用机制懒惰D-青霉胺相似,而副作用较小。有报导将此药灌注在肾结石部位,可使结石溶解;口服则可防止结石形成。
⑹感染性结石:长期有效地控制尿路感染,能限制感染性结石的形成,甚至使某些已形成的结石溶解。但由于结石内抗生素浓度较低,细菌不能被完全杀灭,因此单纯抗菌治疗很难使尿路感染完全治愈。
祝你顺利!
或许你可以试试妙沁酒 听朋友说对肾病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