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二學生,很熱愛運動,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成績很不錯,很喜歡和同學比較成績,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十分好勝的人。學習還算認真,但一遇到有困難的題目,就很容易因為想不出而急躁,但就一定要逼自己把題目解出來才罷休,卻常常害怕自己的解題速度不夠別人快,可能也是因為想要和同學比較。後來,慢慢發現自己在學習方面很難集中注意力,看書的速度也很慢,總是覺得周圍的事物都一團糟!很難把心靜下來,反正一學習一看書就會自自然然去分心。例如:看書的時候,看見旁邊有一支筆,又會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會不會弄得那支筆把書本畫花。 但一離開學習的方面,就非常正常,很樂觀很活躍,而且在別的方面都能好好集中,完全沒問題。這種狀態維持了足足一年。很奇怪,也很苦惱,真的不明白為什么每當學習時不能集中注意力?但平時卻好好的。 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很害怕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希望哪會知道問題存在的好心人幫幫我解答這個問題。謝謝
这位同学:
您好!你所说的“在學習方面很難集中注意力,看書的速度也很慢,總是覺得周圍的事物都一團糟!很難把心靜下來,反正一學習一看書就會自自然然去分心”,其实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注意力一方面很难长时间集中,另一方面易受外界环境以及内心情绪波动的干扰而“走神”。应该说这是人的正常心理现象,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是有的人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学习,那是因为他们一方面把学习当作是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另一方面是他们内心和谐,心理冲突相对较少的缘故。你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可能是因为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完全“心无杂念”,心思百分之百的用在学习上,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就不断地责怪和强迫自己,结果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注意力越加难以集中。这时候你就会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干扰”,“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导致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恼,更加想摆脱这种状况,更加关注注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必过于责怪和强迫自己,采取一种“顺其自然”——“注意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时候我能听好课就行”——的态度,该做作业就做作业,该看书就看书,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就是了。以这种态度去对待,相信你“沉不下心”、“分神、跑神”情况肯定会有所改观的。
其次,庄子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 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缝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你每当学习的时候就告诫自己注意力集中、加快速度看书,越不想让自己注意别的事情,反而会越加注意这些事情,因为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东西上了。这就好比有一个寓言故事,一个魔鬼对一群农夫说,我可以帮你们把村子前的山变成金山,前提是你们每天都得默念“大山变金子”,这样念上九九八十一天。只是这期间不能想猴子。农夫们就开始努力念,但他们努力了十几年,都没成功。因为他们在努力提醒自己不能想猴子,结果他们就想起来了。您看看您的表现和这个寓言故事两者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呢?我想对于您的问题,只要您能做到学习时想别的事情就随便想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我在不想别的事情的时候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其自然,只要您不再去在意它,不去管它而不为此烦恼,那么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第三,当您在写作业的时候受别的事情的影响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时候,你可以采用设立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目标和时间来排挤无意义的“胡思乱想”:除完成当天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之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有语、数、外三科各1小时的学习,隔天必须保证“X”学科之中的某一科1小时的学习时间,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到章节以及数量,然后按部就班,以恒心和毅力每天坚持不懈地完成计划,一旦这样坚持下来就会换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四,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后,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学习。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之上去。
第五,自我暗示,厌恶注意力分散。当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你心里可以不断的反复地默念“这是心理垃圾我必须清除”,“我现在的任务是做好作业、听好课,注意力分散是不会影响我的”, “注意力分散是有害的”,“我讨厌注意力分散’”等等。这样反复多次的默念,能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第六,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做作业。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出现注意力分散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做作业上来。
第七,把做作业看作是考试,它的重要性会使你自觉自愿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做作业之上。
第八,自我提示。找几张卡片写一些提醒自己的警句,置于平时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起提醒自己的作用。
第九,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时,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专注学习的目的。
第十,大方地与朋友交往,不妨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朋友,通过朋友的支持、鼓励、帮助来达到化解和调解的目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早日走出注意力分散的处境,更好、更有效率的把学习搞上去,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可以看出,你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可能好胜心太强引起的學習時不能集中注意力吧。每个人都自己强的一面与弱的一面,不能为了解題速度不夠別人快而心存急躁。不管速度快与慢,只要能将习题独立解决了,就是一位好学生。你要这样勉励自己,不要一味图快而产生急躁情绪。只要慢慢将自己的心态摆正了,你就不会为一些小事(快速将题做出)而分神,注意力就不会下降。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你的急躁情绪。只要耐心将题解出,就是你的胜利。没必要非图时间的快与慢呢?想通了这个问题的所在,相信你也就更能 驾驭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心理更成熟,做任何事都有耐心,不急躁,学习成绩提得更高!
祝你战胜自己,争取更好的成绩。
听课时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注意力是可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
课堂上注意听讲,不仅能掌握好课堂知识,发展认知能力,还会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在课堂上要提高注意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暗示自己这堂课很重要
多想这些重要性,并以此引起我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就能专心听讲。
(2)要自觉意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性,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
同时还要认识到,没有老师的授课和指导,我学习的困难就会增大,甚至学不下去。要常提醒自己听好老师的讲课,不要错过学习的好机会!
(3)排除内外影响和干扰
当发现自己有轻视讲课内容的苗头,或教师讲课方式不合口味,或思想不自觉开小差的时候,当出现不安静时,就要排除干扰,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状态。课堂讲援的各种科学知识有它的知识体系,概念系统,比较抽象概括,这需要借助意志力的帮助自我控制,去战胜分散注意的各种干扰因素,做到有意识的注意。
(4)有意追踪课堂内容和老师讲课理解,那么老师的声音就会变成催眠曲,使你慢慢进入瞌睡状态。因此,要一边听讲,一边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主动地记住它们,则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也就能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讲解的内容上。
(5)要善于分配注意
课堂不仅要听、看、记忆,而且还要记笔记。会听课的学生善于转移和分配注意,在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思考、去记,当听到重点的内容或老师补充教科书上没有的材料时就简要地记一下笔记。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各方面,结果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培养了注意的转移和合理的分配能力。
从你的叙述来看,你听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整体来看,是你的好胜心造成的,学习动机应放在掌握本领上,不能放在和同学比高低上,这样学习,不但没有压力,成绩定能名列前矛,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