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如何治疗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05年做的饿耳膜修补手术,之后一直在外地上学,听力没有感到比以前好转,但可没什么其他不良感觉。今年8月份回到家,一直有耳鸣,我以为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可是到现在没有好转的迹象,尤其晚上睡觉很难受。希望专家给予很好建议!

谢谢了!

药还是少吃为好,如果不是很严重还是自我调节为好!

《耳鸣治疗》

耳鸣十分顽固,治疗起来并不很容易。现将几种比较奏效的方法介绍如下:

1、稳定情绪,守意入静:这对部分耳鸣较轻或病程较短者,能收到一定效果。具体方法是让患

者安定情绪,闭目内视下丹田(关元穴),并静听下丹田的动静,或睁目远眺前方一个点,凝神地听

该点之动静,约二三分名钟后,耳鸣即可消失。

2、闹中取静,掩蔽治疗:根据噪声可以掩蔽耳鸣的道理,可戴耳机、或随身听或助听器,或在

患者旁边放一收录机,自行调节所发出的声音正好掩盖耳鸣的声音,坚持1—3周后,即可感觉耳鸣减

轻或消失。

3、点穴按摩,针灸止鸣;所用穴位有风、听宫、风池、风府、太蹊、肾俞、关元、命门、气海

、百会、头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一次可选取1—2组,每组2—4个穴位,采取局部和远端结合取

穴法,或点按,或针剌,往往能立时止鸣。一般2—3个疗程后,耳鸣即有不同程度的康复。

4、清热镇静,养阴潜阳或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耳鸣在中医辩证中,有热壅火炎,阴虚阳亢,

气血不足,血瘀痰阻等类型,治疗时,可根据辩证结果施治。如热壅火炎者,可用三黄泻心汤加味,

即黄连、黄芩、大黄、蝉衣、防风、柴胡、升麻,每日一剂,水煎服。湿热上扰者,以龙胆泻肝丸服

之。阴虚阳亢者,多因肝肾虚弱,可用成药知柏地黄丸,或耳聋左磁丸。气血不足者可用灸黄芪、全

当归、明党参、大熟地、灵磁石、肉桂、蝉衣、枳壳、灸甘草。血瘀者宜用生地,赤芍、丹参、川芎

、桃仁、地龙、柴胡、蝉衣、菖蒲。痰阻者用胆星、半夏、茯苓、橘红、草蒲、远志、枳壳、丝瓜络

、路路通。

5、为防止或减轻耳鸣的发生,平时人们还须注意:预防感冒,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辛辣、

腥膻等物;积极防治引起耳鸣的全身疾病,不用或少用耳性药物。

另外:耳鸣掩蔽器可用来消除耳鸣。正确选配的助听器有助于减轻听力损失的紧张感,因此也可

减轻耳鸣。还有一种“耳鸣仪”既有助听器功能,又有掩蔽器功能.

《自我按摩》之二

鸣天鼓: 双手掌心紧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头后枕部轻轻叩击,使耳内隆隆如闻鼓声,每次叩

击36下。

按鼓膜: 双手食指轻轻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闭塞后突然拔出,或双手掌心紧压耳廓后突然拔开,

可感到鼓膜活动及耳内嘣嘣作响,每次20下。

扫耳廓: 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背向向

前推擦,反复做18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

摩耳轮: 用食、拇指沿耳廓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致耳廓发热。

揉耳垂: 以双手食、拇指肚,分别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

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回复原形,重复10次。

按听宫: 以双手食指肚在张口时按压耳前凹陷处的听宫穴,按压3秒钟后放开,反复20次。

其他需要注意的:

1、戒烟戒酒;

2、加强锻炼,如慢跑、武术等等。

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