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过从一个人的笔迹中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的说法?这种情况是否属实呢?今天阿连为大家译介了有关笔迹学与性格的故事?
令人印象深刻的笔迹分析
从一个人笔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咋一看这样的表述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显然正如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人格一样,我们每个人书写的方式也是如此的个性化。
笔迹作为人们传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沟通的一种手段,像其他人体语言一样,是人体信息的一种载体,是大脑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我们的确可以从一份笔迹上猜测出书写者的性别,而且成功的几率可以达到60%-70%;同样,仅依靠书写者的笔迹,我们也可以更有把握预测他或她的社会经济地位。
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仅凭笔迹来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吗?比如说:“写字速度快是冲动性人格的特点?凌乱的字迹是抑郁人士的典型特征?”笔迹学家在笔迹分析的道路上显然走的更远。
笔迹学家们声称笔迹学可以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帮你选择谁是理想的结婚对象;你的侣伴是否在欺骗你;帮你筛选哪个贷款申请人是值得信任的人。”
这些可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张啊,难道不是吗?让我们去看看,是否笔迹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诸如此类的困扰。
对笔迹学分析效果的检验
学者Geoffrey Dean在1992的一篇元分析文章中,回顾了200个以往关于笔迹学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他试图寻求笔迹学是否可以揭示人的性格特征。当累计这些研究的效果量(何为效果量)之后发现,笔迹学与人格之间的相关性为…哦,稍等……为零!哦,对,不是真的为零,而是与显著性相比较而言,非常非常的小。
现在,以往被科学界所尊崇的笔迹学几乎已要走到末路了。这并不意味着大量关于笔迹学的研究没有揭示更多有价值的结果。一些笔迹学的研究即使它们的效果量很小,但确实是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显著的研究,主要是由笔迹学家自己出资出版的,所以这些出版物知名度不高的事实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同时期,那些发表在科学杂志(要求严格科学方法学)中的笔迹学研究,几乎没有揭示任何积极的效果。结果就是,以往被科学界所尊崇的笔迹学现在几乎已要走到末路了。
人员选拔中笔迹学的应用
当然了,实证研究中对笔迹分析效果否定的事实,并不能阻止笔迹学家继续主张他们所进行笔迹学研究的科学性。
学者Barry Beyerstein指出“笔迹分析是有效的”诸如此类的主张是有潜在破坏性的。在其2007年的一篇研究中披露:“曾有一位笔迹学学家告知他,他有药物滥用的问题而且曾经被他的父母性骚扰过。”无需再说什么了,这些莫须有的“解释”根本不存在!
也许笔迹学应用范围最广,潜在危害最大的领域就是在人员招募中的应用。据说美国和英国有5%-10%的公司会采用笔迹学作为招聘人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员选拔中使用笔迹学与占星术一样有效,说实话,一个都靠不住!
学者Bradley在2005的研究中揭示: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中,采用笔迹学招聘人才方式的比例还要更高些。法国公司在人才招募中使用笔迹学的比例达到了令人惊讶的38%-93%,也许部分原因是由于笔迹学的先驱是法国人Jean Hyppolyte Michon的缘故。很难确切的得知还有多少国家在使用笔迹学作为人员选拔的工具。
承认事实吧,尽管这有些令人为难!
人们没有深入思考笔迹学科学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看起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那样,“笔迹反映人的性格”。
但确实有研究已经发现:“人们知道如何改变他们的笔迹,使得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或印象受到影响。”换句话来说,我们似乎分享了一些关于笔迹特征共同的信念,诸如“笔迹暴露你性格”之类,但其实这些联系或信念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靠。看来,我们只好接受反对笔迹学证据的事实了。而且这个证据告诉我们笔迹学并非那么可靠。因此,在面对痴迷于笔迹学的人们时,我们要以怀疑的精神来看待他们,这就像对待同样痴迷于占星术的人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