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识塑料大棚环境的特点,充分利用其对蔬菜生长发育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因素,掌握调控方法,才能达到环境条件与蔬菜生长发育规律的统一,获得高产、优质的蔬菜产品。 塑料大棚与露地相比,光照强度较低,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运动方向由下至上,容易出现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及有害气体危害等现象。 任何蔬菜在栽培过程中的一切农事活动,都是调整光、温、水、肥、气所蔬菜的关系。 一、光照调节。大多数蔬菜的光饱和点为5万Lux,(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对作物生长不利),但西瓜、番茄可达7~8万Lux,白菜、甘蓝和豌豆为4万Lux,辣椒为3万Lux,菜用玉米可达10万Lux。要求较强光照的蔬菜有玉米、西瓜、甜瓜、番茄、茄子等,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光照不足时,产量和品质下降;适宜中等光照强度的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胡萝卜、大蒜、洋葱、辣椒等;比较耐弱光的蔬菜有莴苣、芹菜、菠菜、姜等。要根据所栽培蔬菜对光照条件的要求选择在棚内种植。需强光的,尽量使其采光好,需中等强光或弱光的,在不同季节可以考虑覆盖遮阳网或间、套作等。 二、 温度调节。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最为敏感,在最适温度下,蔬菜生长发育迅速,光合作用旺盛,制造和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最多,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白天阳光透过薄膜射入大棚内使土壤及其它物体的温度升高。这些物体又以长波辐射形式向棚内空间释放热量。由于夜间薄膜、草席等覆盖材料阻止部分长波辐射透过,使这部分热量留在棚内提高了气温,又由于 大棚内被加热的空气不易被风吹走,也是棚增温的原因。每天下午13~14时棚内温度最高,凌晨温度最低。作物在一天内对温度的要求,白天特别是上午要求适温范围内较高的温度进行光和作用;下午到上半夜要求间谍逐渐降低,以便使光合产物运送到植株各个器官,下半夜要求温度在适温范围的低限,抑制作物呼吸作用于对积累的光合产生的消耗。喜温性蔬菜多属一年生蔬菜,采收其生殖器官的种子,如茄果类、瓜类、菜豆、豇豆等,不耐低温和霜冻;耐寒性和半耐寒性蔬菜,如白菜甘蓝、花菜、大蒜、洋葱、菠菜、韭菜、豌豆、蚕豆等。增温和保温措施是冬季大棚管理(特别是喜温蔬菜)的重要环节,首先应保证大棚的严密性,夜间温度最低的几天,棚外可加盖草席等覆盖物,棚内可加炭火防止冻害,栽培的作物要地膜覆盖,提高地瀑,降温措施可用遮网遮降温,也可采取通风、喷水达到降温目的。 三、 水争调节。水分条件主要是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不同的蔬菜需水量不同。同一种蔬菜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水分也不同。塑料大棚内,由于气密性较好,受外界雨水影响较小。在不通风的情况下,由于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于,棚内相对温度较大。温度过大,容易发生病害,降低空气温度主要通过自然通风换气排温,低温季节要在中午放小风,放顶风,有条件尽量晃要放扫脚风,避免伤亩。高温季节要早放内,大放风。要根据不同作物和作物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水的要求合理灌水。 四、 土壤条件与施肥。塑料大棚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塑料大棚内地温比露地高,地表和作物水分蒸发快,地下水分源源不断地向上运动,同时也将水中溶解的盐离子带到地表,加这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对作物生长不利。要采取深翻土壤或隔一定时期揭膜让雨水冲淋,使其下沉。施肥应注重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虽肥效迟缓,但营养较均衡,不易产生土壤盐分积聚,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起到缓冲和培肥地力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蔬菜产量长期、稳定地提高。在注重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多元复合肥。 五、 气体条件调节。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气体主要有O2、CO2和一些有毒气体。O2和适量的CO2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有毒气体是不利的。大棚是一个比较密闭的环境,其气体条件与露地有所不同。长期密闭或施肥不当可能造成有害气体增多,CO2和减少,对作物生长不利。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可以满足蔬菜的需要。CO2是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原料,空气中的CO2含量为0.03%,而植物光合作用于所需的CO2浓度可达0.1%以上,增加空气中的CO2含量,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和产量。蔬菜生长旺盛期,植株封行时,植株间空气流动缓慢,会出现CO2的补充速度赶不上光合作用于消耗的需要,影响中下部叶片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采取通风换气、合理密植、摘除基叶、整技打杈、搽架、高矮植株间套作等措施来改善通风条件,加速植株间的空气流动,及时补充CO2,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另外,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是好气性的,土壤空气中O2充足时,有益微生物活动家旺盛,有机物质被微生物迅速而彻底的分解,形成大量速效氮差分,供植物吸收作用。缺氮时,有机质分解缓慢且不彻底,常积累中间产物有害的物质(H2S、CH2等)对蔬菜生长不利。减少土壤积水、中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积水、中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对作物根系生长有利。